中小企业的机会到底在哪里?
中国的企业家大约经历了三个时代:
第一个是胆大时代。这个时代以土匪式的经营方式为主。很多人都是倒卖彩电的、走私的、官倒的,或者是利用银行贷款的。这批人最显著的特征是哥们义气,很有点江湖味道。
第二个是实干时代,这个时代以制造业的崛起为代表,三鹿、伊利、创维、TCL、九阳、时风、春兰、力帆、新希望……这里面,企业家的思维依然是传统的,一个企业家的成功和他的厂房的多少、销售额等等挂钩,大多是人力密集型,很多企业在内部靠人海战术生产、在外部靠人海战术销售。
第三个是巧干时代,这个时代是伴随着互联网和资本运营而走向前台的。在这个领域,不乏百度、阿里巴巴、雅虎、腾讯、新浪、sohu等一流的网络公司,还包括金六福、国美、苏宁、蒙牛、圣元等很多传统的企业。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机遇,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英雄人物,历史在发展的同时,将很多记忆在我们眼前抹去了,但是划痕最深的记忆却是无法磨灭的。比如,李嘉诚家族的长盛不衰。
机遇无处不再,他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都是有自己的秉性的,而据我观察来看,中国企业家的脾气是最掘的,有时候真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而机遇往往需要企业家和企业的变通,因为那样,这个企业才能绝处逢生,才能吃到新的利润。对所有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来说,他们经营的所有努力就是在寻找打败竞争对手或者超越竞争对手最简捷的方法。
在中国的战争史上,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例都是以少胜多、以小胜多的经典案例,一直为兵家所研究。虽然有人将企业之间的竞争比喻成战争,但我觉得此战争和彼战争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因为我们今天“战争”的根本是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他可能是一个小企业,但是他懂得经营消费者的人心,那么他就能够获得“战争”的胜利。
抓住互联网的神话
很多人一直在探讨互联网和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并试图通过互联网最终改变很多产业。从今天来看,这个改变不是没有可能。胡戈300元造就的《一个馒头的血案》,足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撬起投资了3亿多的陈凯歌的《无极》。这不是神话,这就是今天我们面临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机会。
小胜大,少胜多,在今天的市场战争中,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也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我们今天似乎可以预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小企业打败大企业的神话。
而事实上,这个神话早就上演了。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