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VF2400/2500系列平板式绷缝机的调整与维修(四)
3 缝纫机的调整
3.1 缝线张力的调整
缝线挑线杆的标准位置:当针杆上升到上死点时,针线杆A的a边应处于水平位置,挑线杆A的头部至圆柱头螺钉B的中心线的距离为52mm(图12)。
图12
机针挑线量调节时,先旋松圆柱头螺钉B,如果要增加挑线量,可将挑线杆A往Y方向移动;反之,如果要减小挑线量,则把挑线杆A往X方向移动。调节完毕拧紧圆柱头螺钉B即可。
如果调节后还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旋松圆柱头螺钉C,使过线板D作上下移动,就可看到缝线的松紧状况,如果将过线板D往Y方向上移时,则挑线杆在挑线时就对缝线绷得较紧;反之,若将过线板D往X方向移时,则挑线杆在挑线时就对缝线绷得较松,调节完毕后拧紧圆柱头螺钉C即可。在标准状态下,过线板D上端的过线孔中心至圆柱头螺钉C的中心的距离为8mm(图13)。
图13
机针从下死点上升抛出线环直到弯针尖勾线时,左机针就抛出过多的线环。由于使用缝线的品种不同,弯针尖常常会勾不到缝线而产生跳针。为此,缝线会在小夹线板下穿过(图14)。
图14
注意:当装有UT装置(下修整装置)时,由于起针时不形成线缝,所以不使用小夹线板。
若使用有弹性的合成纤维线时,机针抛出的线环往往不稳定,从而引起跳针,这时应使用挑线调节杆F(图15)。
挑线调节杆F的标准位置:当针杆下降到下死点时,挑线调节杆F与针杆导线板E应互相平行,而且挑线调节杆F的上边与针杆导线板E的过线孔中心齐平。
调节挑线调节杆F的位置时,可旋松紧定螺钉G,上下、左右移动挑线调节杆F的位置进行调节,调节完毕后拧紧紧定螺钉G即可。
3.2 上绷线(覆盖线)张力的调节
上绷线挑线的标准:上绷线挑线杆A在上死点位置时,它的过线部位a的最下端轻轻地把缝线托起,当上绷线挑线杆A在下死点时,过线部位a的最上端会把缝线挑出,输送上绷线(图16)。
上绷线输送量的调节,可旋松2只圆柱头螺钉B,若将过线板C往上移动,则上绷线挑线杆A供给的上绷线量就增大,若将过线板C往下移动,则上绷线挑线杆A供给的上绷线量就减少。调节完毕后拧紧圆柱头螺钉B。另外,在穿羊毛线时,应把羊毛线穿入穿线孔D中(图16)。
3.3 弯针线张力和调节
图17是弯针线挑线凸轮的结构。
过线板F和过线板G的标准位置:过线板(拱线板E的右边)和过线板G(拱线板E的左边偏下)的过线孔应对准拱线板E上的标记刻点“X”。
如果弯针线挑线凸轮输送给弯针的线量多一些,应旋松过线板F和过线板G的紧固螺钉,然后把两块过线板同时向操作者一方移动。如果想减少弯针的送线量时,应将过线板F和过线板G往相反方向移动。调节完毕后拧紧过线板F的过线板G的紧固螺钉(图18)。
注意:若输送给弯针的线量过多时,会引起跳针。另外在使用羊毛线时,要把过线板F和过线板G向操作者一边充分靠足,然后把羊毛线穿过小夹线板H(图18)。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