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鞋企:练好内功 应对困局

        采访奥康鞋业制造公司总经理樊曼如的时候,她刚好上生产车间去了,我们只好在办公室等她,过了一小会儿,樊曼如就回来了,她一边说“太热了、太热了”,一边把空调打开调到26℃。记者问她就下去这么一会儿,为什么要关空调?她说:“公司有节能规定,当人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就要把空调关了,哪怕就是离开一小会儿。而且公司规定,空调最低只能开到26℃。”谈到公司节能等一系列控制成本措施时,樊曼如打开了话匣子,她说:“今年以来,随着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造成了公司盈利指标下降。”

      节约

      连鞋底刷胶都要推行标准化生产

      樊曼如给记者算了一笔小账,以黏合鞋底用的辅料PU胶为例,石油价格飞涨带动化工原料跟涨,PU胶从年初的19元/公斤涨到了现在的21元/公斤,按照公司产量估算,光PU胶的涨价,公司每个季度就要多支出五六万元,估计PU胶接下来可能还要涨价,而PU胶只是鞋子生产的原辅材料中很小的一部分。

      樊曼如说不久前她对公司的运作成本进行过一番调查,得出结论为:今年以来整个鞋子的生产成本比去年要上涨近20%。如此测算,今年因为涨价因素,鞋业公司这边的成本就要多支出成百上千万元。

      于是从今年2月份开始,鞋业公司成立了“成本处”这样一个新设的机构,总结出等待浪费、搬运浪费、不良率浪费、加工浪费、动作浪费、库存浪费、制造浪费等“七大浪费”。从解决这“七大浪费”入手,细化到生产原辅材料的每个货品,并发动企业员工进行成本控制技巧的培训,千方百计控制生产成本,降低不必要的损耗。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每个工人的操作方法不同,由此带来的原辅材料的耗损也不尽相同。比如黏合鞋底的PU胶刷胶,每个工人因刷胶方式不相同,每双鞋损耗相差就有几克胶,虽然算起来只有几分钱。然而,就这么几分钱,公司也十分“较真”,“成本处”组织员工反复测试,进行标准化操作,制定出每双鞋刷的胶必需控制在20克~25克的标准量。如果工人操作超过这个标准,超出的用胶量就必须自己埋单。樊曼如说:“标准出台后,刷胶用量从原先的每双鞋30克,下降到现在的20克~25克左右,节省幅度超过20%。”她说虽然这么几克胶省不了多少钱,但是像这样的生产标准他们制定了不少,积少成多也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按照她的估算,经过标准化生产,一双鞋平均可节省成本1%左右,一年下来可以省下300来万元。

      成果

      今年利润比去年同期递增了5%

      樊曼如说,在采购原材料方面,公司采取了一种叫“期货采购”的新模式。如7月中旬,皮料厂家报价过来时,公司通过厂家及收集的多方信息预测,接下来皮料价格可能会上浮,因此提前多采购了5万尺皮料进行储备。果然,没过一段时间就有四种皮料价格上涨,这次的提前采购和储备,为公司一下就节省几万元成本。

        樊曼如说,在这么一个经济效益的“寒冬”季节,企业利润微乎其微,公司要想盈利,不能没有“成本控制意识”,企业员工要上下一心,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流程、原材料供应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来控制成本。有一次财务人员给她送来报表共四张纸,她就指出可以缩小报表的行距、字号,如今财务人员每次送过来的报表就只用两张纸了。

      采访结束时,樊曼如给记者看了一份报表,今年以来,公司利润尽管没有如预期大幅度递增,但通过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还是比去年同期递增了5%。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