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新疆外贸进出口增速全国居首
8月30日的新疆国际博览中心一片繁忙,前来参加第十七届乌洽会的国内外参展客商正在紧张地布展中。
宁波泰嘉进出口有限公司占据102厅的两个打通的展位,简单的布展后,在公司营销部副总经理朱路宽的带领下,两个职员已经开封包裹,迫不及待地取出里面的衣服挂了出来。看着公司的名牌似曾相识,果然,朱路宽告诉记者,他已是“老乌洽”了,从2001年开始,这已是他带着商品第8次出现在乌洽会上。朱路宽去过南宁的东盟商品展销会、西洽会和哈洽会,但乌洽会是他每年的首选,“乌洽会上的外商最多。”朱路宽说。
当记者来到河南黎明路桥重工有限公司的展位时,该公司国际贸易部负责人王先生正忙着往壁板时贴宣传展示图。第四次参加乌洽会的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等周边国家都有他销售的机械设备。
在展厅走了一圈,记者发现,今年来乌洽会的纺织、服装鞋帽企业比往届乌洽会只多不少,更不用说生产机电产品的企业了,厚厚的一本乌洽会参展企业名录里“机电设备类”企业就占到一大部分。在乌洽会这个大舞台,站在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他们齐聚一堂。
新疆外经贸在2007年完成137.2亿美元的基础上,今年1—7月外贸进出口实现115亿美元,同比增长95.9%,增速列全国第一。进出口总额排全国第15位,基中出口排全国第12位,是西部12省区之首。如果“论功行赏”,服装鞋帽、纺织品、机电产品、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是拉动新疆外贸进出口额强势增长的最大功臣。
据统计,1—7月,新疆外贸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42.3亿美元,增长1.8倍;鞋类12.7亿美元,增长1.2倍;机电产品出口11.9亿美元,增长18.9%;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8.9亿美元,增长1.3倍;农产品3.5亿美元,增长19.8%。以上5类商品合计出口79.4亿美元,占同期新疆外贸出口总值的80.2%。
服装鞋帽、纺织品等传统大宗商品仍然占据新疆外贸出口的主导,与此同时,机电产品正在成为新疆对外贸易中最具成长力的经济增长点,这都表明,新疆外经贸发展不只体现在数量增长,而是质量效益的提升。不像服装鞋帽、纺织品等商品出口贸易,一个订单的完成就意味着双方关系告一段落。而做机电设备等高价值产品的出口,由于设备自身包含的科学技术含量,运输到达后要安装、要调试,售后服务必须跟上,这是一个繁杂多元的系统工程,往往就会带动双方关系向纵深发展,诸如境外工程承包、劳务技术输出等,使外经贸发展方式逐渐多元,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强。
刚刚过去的7个月,新疆外经贸挑战与机遇并存,受到国际市场环境影响,外贸进出口也出现一定波动,但相对来说,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外贸进出口企业市场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加,不断调整发展策略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经贸厅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多方调查研究、认真解读内外部市场变化的基础上,自治区外经贸厅积极争取落实一些重大政策,通过抓好乌洽会、广交会、投洽会、高交会以及哈洽会、塔吉克斯坦国家展、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展等重要的国内外展洽活动,加强成交和履约。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引导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并进一步优化服务和打造服务平台,努力营造有利于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良好环境。
正如自治区外经贸厅厅长和宜明所说,只要国内外形势不发生大的变化,全年进出口额超过165亿美元目标任务,达到180亿美元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