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森:适时而动,步入高效整合期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唯有顺时势而变,才能屹立于潮流之上。中森,正是凭借对于市场方向的把握,适时而动,不断进行经营战略和战术的调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成为国内缝制设备最具成长潜力的企业之一。时至今日,提起暗缝机,不得不提到中森;说起国内知名的特种机生产厂家,脑海中首先闪现的也是中森。
今年,伴随着服装产业调整,缝制设备行业也进入了行业洗牌期,当别的企业还在饱受煎熬的时候,中森却传来了这样的声音:“2008,对中森来说是充满机遇的一年!”那么,中森是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又将进行怎样的内部整合来利用这一机遇呢?为探究竟,笔者日前走访了中森的品牌营销部经理高展峰。
多重“坏”因素叠加,中森销售仍稳定增长
谈到今年企业面临的种种挑战,高总说,浙江是制造企业密集的地区之一,企业类型齐全,涉及行业丰富,因此浙江企业更是更为深刻、直接的感受到今年各种“坏”因素的影响。对于制造企业来讲,今年在外贸和内销领域都遭遇到多重“坏”因素的叠加。
从销售来看,次贷危机导致外部需求减弱,据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前两个月,浙江仅温州出口美国和欧盟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下降了60%以上。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又使出口企业的利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内销售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服装类消费有所影响,间接影响服装企业购买设备的意愿。
从成本领域来看,最明显的表现在能源和资源上,现在油价和金属与去年相比都在持续大幅度上涨,原材料的上涨对生产企业来说是最直接的成本上涨因素。当然还有人力成本因素对于我们现在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不仅人员工资在上涨,另外新劳动法的实施也提升了企业经营的成本,很多企业就这一项提升的成本在10%以上。
从企业运营环境来看,国家宏观调控下,银行贷款更加严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重复性投资。
目前,这种重重“坏”因素的包围下,很多企业已经不堪重负,甚至行业内不少知名企业停产或者转产的传闻不绝于耳。“但是”高总话锋一转,自信地说,“中森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稳中有升。”
高总介绍,中森在国内的销售量和销售额比较稳定,国外销售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的客户不小一部分来自美国和欧盟,这一点本身就能说明我们的设备具有高质稳定的性能以及很好的性价比。”高总在分析客户构成时这样说,“当然我们也将着力于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毕竟这些国家和地区是承接世界加工产业转移的主力地区。”
“冬天”里闪现“春”的希望
很多人都比喻今年的服装业正在经历“寒冬”的考验,按照产业发展的“抛物线规律”,我们的服装产业正在经历“谷底”洗牌的阵痛。“其实这种状况我们中森几年前就有所预见,并开始积极调整企业方向。有些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差,认为这是‘冬天’来临。我们却认为,这正是中森发展机遇的来临,我们早就开始准备接受‘冬’的磨练,迎接‘春’的到来了。”
任何行业在经过规模发展后,都会进入利润趋微的时代,这样资本就会更加合理的分配。浙江的服装制造产业正是这样,现在成本优势已经接近于无,那些有准备的企业早就从经营方向到具体操作都做出了调整,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在“冬天”里过得比较平稳,甚至取得很大的成绩。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