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汇率坎是否是不少企业的“生死劫”

      在全国纺织行业“零 利润”、出口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我省以出口为主的鲁泰公司,今年上半年却实现了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出口创汇总额超速增长,特别是汇兑净收益达6611万人民币。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以不同的结汇方式和有效的金融工具来应对人民币升值,由此带来的收益是鲁泰业绩增速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与鲁泰因汇率变动赚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一大批外向型企业在汇率变动中陷入困境,汇率成了不少企业的“生死劫”。如,中央电视台日前报道,广东省内出口企业上升的出口成本,有近三分之一是人民币升值造成的。2007年里,人民币升值使得广东省一般贸易出口损失 195.2亿元,2008年将达到 524.5亿元,一些企业因此出现倒闭和破产,还有一些企业被迫减少“出口金额”,无奈转向国内市场,甚至有些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占有率较大的出口企业,因应对汇率变化不当而亏损、关门。

      无疑,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给外向型企业带来了很多新的不确定因素。这,既是新动力、新机遇,更是新压力、新挑战。应对得当,企业就会从中获得收益;反之,企业就要蒙受巨大损失。如何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是众多外向型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严峻现实课题。

      那么,外向型企业在新的汇率制度下如何变挑战为机遇?鲁泰公司在美元持续贬值形势下,在出口中逐步减少以美元作为对外结算币种的份额,尽量采用即期信用证方式,减少远期收汇并提高预收款比例,缩短结汇期限;而在进口中积极利用美元结算,积极采取远期信用证、进口押汇、海外代付或分期付款等方式。如此,他们不仅规避了汇率风险,且从中赚了钱。这些做法的背后,是鲁泰一直重视国际交易中的汇率因素,有一批懂外经贸和国际金融的行家里手。而很多企业在汇率变动中之所以茫然失措、损失巨大,就是因为思想上重视不够,行动上准备不足,缺乏外经贸和国际金融专业人才,不清楚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也不会科学使用“套期保值”等外汇理财产品。

      由此可见,我国的外向型企业,要想继续在国际市场的海洋里驰骋,不仅要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打造消费者信得过的品牌,也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原有财务管理对固定汇率惯性思维和依赖性,促进财务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全面努力提高国际交易的知识和能力。

      当然,我国众多外向型企业要提高应对汇率变动能力,非一日之功。但是,市场不会同情弱者,也不会等待弱者,汇率更不会因企业不懂而凝固不变。特别在当前,市场竞争是一环紧扣一环,一环影响一环,任何一个环节运转不利,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外向型企业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利用多种渠道全方位提升自我,尽快迈过“汇率”这道坎。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