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放缓令外贸行业“雪上加霜” 中介小企业寻活路
与国外做生意,在普通市民看来是一个很光鲜的行业,赚的可都是外汇。然而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受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出口退税降低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国外订单明显减少,产品出口利润萎缩,外贸行业正面临困难的时刻。
据了解,佛山是个外向型制造业基地,家电、家具、陶瓷、服装产品远销欧美等地,大大小小的外贸公司多达上千家,其中八成以上为小型外贸公司。在出口困难面前,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为化解经营困境,将业务延伸至实业生产,实现自产自销,从而提高出口利润,小型外贸公司则面临倒闭危险。
新闻提示
据海关部门的统计,今年1~7月一般贸易陶瓷、服装、玩具等7大类传统产品合计出口21.45亿美元,仅比去年同期增长一成,增速大幅下滑了25.7个百分点。
在品种上,箱包、塑料制品、钢铁制品出口明显下降,纺织服装、鞋类和玩具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出口形势严峻。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这对于外贸行业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现状:外贸“受冻”小公司难分一杯“羹”
“现在外贸行业的发展出现两极分化,大公司发展壮大,而小公司则没饭吃,”佛山市一家外贸公司的负责人王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发展整体放缓,佛山作为“世界工厂”的出口受到重大影响,外贸行业遭遇“寒冬”,佛山外贸公司主要以小型为主,出口的主要业务也是陶瓷、服装、玩具等传统产品,但这些产品出口都大幅下滑,外贸行业也相应“受冻”。
除了今年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外,对小型外贸公司更为不利的是,出口业务逐渐呈现规模化,出口业务普遍集中于大公司,小公司很难再分得一杯“羹”。有关负责人介绍,以鞋类出口为例,截至目前,佛山市一般贸易出口鞋类的公司有102家,总数较去年同期减少22家,但是,出口值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有20家,数量上与去年一样没出现变化。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鞋类出口大幅下降的形势下,这20家公司共出口鞋靴增长近三成,占鞋类出口总值的比重接近八成,减少出口或者停止出口都是小型的公司。
调查:大多小型外贸企业徘徊“生死线”
记者从佛山外经贸局了解到,目前,佛山纯粹经营外贸业务的公司有1000多家,但八成以上属于小型甚至微型公司,最小公司就是一台电话、一台传真机、几名业务员。
随着出口权审批放松,很多大型生产企业都拥自己的外贸部,原先的外贸公司多数只负责接订单、代理报关等业务,已不再具有优势。再加上今年外贸行业“遇冷”,加速了一些小型公司倒闭的速度。
调查发现,大部分外贸企业目前已进入困难时期,订单大幅减少,多数企业面临倒闭的边缘,尤其是占了八成多的小型外贸公司。“订单减少既有外部经济环境的原因,也有公司自身平台过小的原因”,华源进出口公司负责人王先生表示,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都选择与大型外贸公司合作,小公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对佛山二十多家小型外贸公司进行调查,九成以上的公司表示,如果大环境没有转好,极有可能会在近期选择关闭。“参加展会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很多业务都是在网上找的,客户关系不够稳定。”华源进出口公司负责人王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