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解析:中小型服装企业钱荒探源

      生意社9月9日讯 今年以来的各种宏观政策因素造成纺服行业困境空前,更有国际舆论称中国纺织服装面临着历史上最大的产业结构升级挑战。受行业走势影响,“钱荒”来袭,进一步加剧纺服企业的生存困境。

      实际上,“融资难”一直是服装企业难以挥散的阴影。多年前就有河南省服装协会相关负责人直言,河南服装业之所以无法做大做强,原因在于99%的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信贷支持。

      融资瓶颈是服装企业最大的生存威胁,持类似观点的人并不少。当社会各界的矛头直指我国金融体制缺位,7月起,一系列旨在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财税、金融等利好政策,相继由强烈诉求变成了现实,各种力量迅速集结到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的思考与行动中。

      然而,中小服装企业的资金困局,能否因此出现转机?

      直面困境

      2008年,由于诸多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不管是议价能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还是资产规模过亿的大型企业,资金链紧绷已成普遍现象。

      “我现在恐怕很难将全部心思放在展会上。”8月28日,正值大连纺织服装博览会期间,大连一家出口型服装企业的赵老板声称。对他来说,目前,企业生存是第一位。“融资难题已经困扰了我们很久。当前沿海中小企业的出逃、倒闭令我们心跳加速,这轮企业倒闭冲击波,我们还不知能不能躲过。”他忧心忡忡。

      可以说,赵老板的担忧颇有代表性。“当前我们的资金缺口十分严重,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也在加大。”福建石狮飞达纺织有限公司经理张乐说,“公司的大客户主要是广东、浙江的外贸服装出口企业,服装企业不敢接国外订单,我们也是不能开工。”

      这仅是产业集聚重地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的剪影。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升值、人力成本上升、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等等,对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中小企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资金链的断裂,让企业感受到生死一线的恐惧。

      “去年我们从银行申请短期贷款还比较容易,100万元以内往往都能获批,但今年申请100万元,最多能贷出30万元,这还是针对信誉比较好的企业,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一家规模中等的服装企业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资金紧缺的难题,他们现在只好走民间借贷这条路。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中小企业面临着痛苦的抉择,要么面对资金链断裂,坐以待毙;要么不得不背负高价融资成本来维持经营。

      然而,资金链危机还在扩散,没有止步于中小服装企业。继飞跃因银行意外抽贷、停贷及民间债权人起诉提出破产后,坊间近日正在盛传服装企业ITAT的三个负面消息:上市遇挫、紧急裁员、资金链紧张。ITAT曾因刷新传统商业模式创造品牌崛起神话,如今却因扩张过快陷入资金困局。

      “不可否认,今年纺织服装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但是,面对经济形势波动、政策调控敏感的行业,银行也只能亮红灯。”一位经济专家表示。

      争议新政

      一份针对国内53个城市、105家私营中小企业的调研报告近日显示,随着宏观调控下的信贷政策收紧,高达77%的中小企业表示在银行借贷上遇到困难。

[1] [2] 
  • 相关阅读
    1. 新品亮相丨让你无法错过的“缝制好帮手”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W20步进罗拉车的十八般武艺
      都在说工厂 阿里1688产业带跟犀牛智造什么区别?
      杰克“野狼团”徒步登山,练体魄,强意志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