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织品面料发展趋势――绿色、健康生态纺织品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除要求美观外,更注重舒适性、健康性和环保性。本文对生态纺织品的产生、评价以及市场前景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1、前言

      在生产过程中,纺织品易受水质、农药残留、土壤污染和化学处理等因素污染。如棉在种植过程中受杀虫剂、化肥和除草剂等污染;毛等原料在储存过程中受防腐剂、防霉剂、防蛀剂污染;纺织染色过程中采用的有些染料本身就具有致癌、致敏性;后整理过程中受油剂、浆料、氧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去污剂、荧光增白剂、树脂整理剂等化学物质污染;使得纺织品面料上的甲醛含量、重金属离子含量、杀虫剂含量等一系列对人体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此外,在纺织品废弃后,其中的化学纤维和一些有害成分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负担。

      为了克服以上的种种弊端,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或制定技术标准进行市场准入的限制,德国从1994年起,陆续立法禁止100多种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进口,随后欧盟又通过了禁止偶氮染料的法令,并推出了生态标签纺织品标准,以看似合法的理由来限制纺织产品的进口。

      目前我们国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趋于成熟,发生着质的变化,人们对于服用面料的要求除美观外,更注重于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和环保性。

      面对国际贸易需要和国内消费者,“生态纺织品”应运而生。

      2、生态纺织品定义

      所谓生态纺织品是指采用对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和生产过程所生产的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具体来讲,生态纺织品涵盖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生产生态性:从生产生态学的角度,控制包括从纤维种植、养殖、生产到产品加工的全过程对环境无污染、产品自身不受“污染”;

      ——消费生态性: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考察纺织品中残留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处理生态性:从处理生态学的角度,控制纺织品可回收利用、自然降解、废物处理中其释放的有毒物对环境无害。

      3、生态纺织品评价

      目前,在生态纺织品的认定方法上,国际上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1)“全生态”纺织品:这种观点认为生态纺织品所用纤维在生长或生产过程中应未受污染,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无害。这种观点不仅关注纺织品本身的安全性能,还对其生产链的生态性进行严格的监控,主要以欧盟生态标志标准“Eco-label”为代表,但它也没有包括纺织品失去使用价值后可回收再利用或在自然条件下可降解的要求。

      (2)“有限生态”纺织品:这种观点认为生态纺织品的最终目的是在使用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主张对纺织品上的有害物质进行合理限定,以欧洲10多个实验室成立的国际生态纺织品研究和检验协会标准(Oeko-Tex standard 100)为代表。中国政府于2002年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18885-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也属于此类。

      GB/T 18885-2002 标准符合现行的国际惯例,产品分为4类,主要控制的有害物质包括:pH值、甲醛、重金属、杀虫剂、五氯苯酚(PCP)、禁用染料、色牢度、有机氯载体、挥发性物质和异味等。

      4、国内外开展生态纺织品认证现状

      由于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生态纺织品国际标准,因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千差万别。在生态纺织品标志的发源地欧洲,纺织品生态标志就达10余个之多,如Eco-label、Oeko-Tex Standard 100、Milieukeur、White Swan、Toxproof Seal、Eco-Tex、Gut、Clean Fashin和Comitextil等。而推出这些标志的主体除了政府机构之外,更多的则来自于一些民间团体,因此,这些标志的科学性、权威性、影响力以及被接受的程度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局限。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