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服产业转移路线图:向内、向西、向外

      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到哪里?主要看哪里更有吸引力,中西部、省内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海外。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企业是经历过千锤百炼发展起来的,自然会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特点做出选择。   

      省内转移实现“双赢”构想
      据了解,目前,梯度转移尚未出现大面积的跨行政区发展态势,“省内转移”仍是主流。像苏北的宿迁先后派出800余批次3000多人次赴苏、锡、常等地招商。同时,他们积极做好与苏州工业园的对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苏南的一些大企业纷纷到开发区投资兴业。  

      苏南企业到苏北开发、粤南地区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省内的“内陆”地区成为我国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

      在东部沿海地区,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现实问题。以广东为例,广东虽然经济发达,但是山区和东西两翼比较滞后,珠三角的GDP总量是山区的5倍左右,是东西两翼的4倍左右。

      江苏也存在类似情况,上半年末,苏南五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6500元,且排在全省前五位;苏中三市平均工资为13000元;苏北五市除徐州稍高,整体平均工资不足11000元,地区间发展差距巨大。平均工资最高的南京与最低的宿迁的比为2.1:1,和上年末的比值相同,差距没有缩小的迹象。苏南比苏中高一个档次,苏中又比苏北高一个档次。

      劳动密集型企业虽然大量消耗资源,但同时也是广东省最重要的GDP及税收来源,也是工业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政府希望这些企业转移,前提是让他们实现省内转移,到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去。这样既能给珠三角城市减压,在GDP和税收方面又“肥水不流外人田”。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示,转移到广东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的三资企业,可以就地解决劳动力,同时在用电等方面政府也会给予支持,这些地区的企业生产成本会远远低于珠三角。

      2006年,江苏红豆淮安工业园开工建设,工业园占地近700亩,可为10000人提供就业;2007年8月,总投资十亿元的江苏波司登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泗洪举行开工仪式。与此同时,梦兰集团、恒力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也在快步向苏北“溢出”,开辟工业园。据统计,仅这4家纺织服装企业在苏北计划总投资就达到60亿元。苏北正成为苏南大型民营纺织企业新的主战场。

      省内转移,战线不至于拉得太长,这是一个“双赢”的构想。

      向中西部转移可兼顾出口和内需

      从全国范围来看,湖南、河南、江西、安徽等主要产业转移接受地今年上半年的实际投资同比增速均在30%以上,上述四省前四月固定资产实际投资259.43亿元,占全国的20.47%,新开工项目数771个,占全国的23.94%。受国家货币从紧政策以及信贷政策影响,沿海大多省市新开工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转出的省份主要是江苏和上海,上海实际投资同比下降56%,是转移最多省份。从已竣工项目来看,竣工项目超过100个的省市有四个,分别是江苏省的197和山东的153个以及河南的153个和河北的141个,而江西也达到90个。

      最近几年中西部的纺织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同样是产业转移的结果。纺织资源CEO潘永焕认为,纺织企业向中西部转移,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将大幅节省经营成本,同时充分带动中西部资源的利用,使东部沿海的经济要素与西部资源要素互相结合,实现东西部联动,达成双赢局面。 

      近几年我国的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内需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8月18日至19日在天津考察时强调,扩大内需是推动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迫切需要。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内地。纺织产业向内地转移可以兼顾出口和内需的双重要求。

     

[1] [2] 
  • 相关阅读
    1. 新品亮相丨让你无法错过的“缝制好帮手”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W20步进罗拉车的十八般武艺
      都在说工厂 阿里1688产业带跟犀牛智造什么区别?
      杰克“野狼团”徒步登山,练体魄,强意志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