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作表率 克难攻坚促发展
——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严峻,台州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受到严峻挑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关键时刻,我市广大非公企业党组织深入实施“动力源工程”,积极开展“创业创新作表率,克难攻坚促发展”活动,充分发挥着统一各方思想、凝聚各方力量、协调各方利益、激发各方活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不断为企业化解不利因素、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大而又持久的内源动力,谱写了一曲曲与企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劲歌。
建言献策当好参谋,推进企业科学决策
科学发展首先要科学决策。
在当前形势下,非公经济要克难奋进,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决策比任何时候都要紧。
这两年来,缝纫机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逐渐进入“寒冰期”。杰克控股集团党委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调查研究,通过学习国家经济政策、分析国内外市场形势和公司经营状况,超前地预见到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先后8次通过党企联席会、民主恳谈会、党员议事会,积极向公司决策层建议,促使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由生产中低档缝纫机向中高档缝纫机转型,使公司在行业滑坡的局面下赢得了主动。
为了避免产品单一带来的风险,浙江大农机械公司党支部积极建议拓展产品空间,把产品供应从美国、日本拓展到欧洲、东南亚的60余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出口交货值近1.5亿元,同比增长65%。
我市广大企业党组织认识到,越是在当前这样的情况下,就越要发挥决策参谋作用,帮助企业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三门尔格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参与企业高层决策已成为惯例,先后在重大项目投资、新产品研发等方面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严峻的生产形势使党支部一班人认识到自主创新能力的绝对重要性,积极建议公司成立了研发中心。研发中心先后开发出4项新产品,新产品利润增加700多万元。在党支部建议下,公司与沈阳变压器研究所、浙江大学等1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公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源头活水。今年以来,该公司取得了利润同比增长201%的喜人业绩。
在公元塑业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牵头开展的“创优增效、科学发展”专题恳谈会上,党员张荣伟针对城市铁质窨井盖经常被盗的问题,提出了开发生产高分子量复合窨井盖的建议,被集团采纳后,该产品不仅通过了省级鉴定获得专利,被列入国家星火项目,而且填补了市场空白,为公司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市广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自觉置身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坚定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大局,服务发展。
关键时刻,党员技术骨干感召和引导职工全面开展创新活动
在企业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关键时刻,我市广大非公企业的党员技术骨干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上发挥了新的、更大的作用。他们率先垂范,引导和带动企业职工在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加快产品研发、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
以前,隆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重要项目一般都委托外单位设计,而如今,像制动盘综合检测仪、调整臂检测设备等重要项目的设计,都由公司内部承担,而这些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大多是党员。党员肖水波成功研制出了国内首创的轴向强度试验台、扭转试验台,为公司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党员黄小慧自主设计、研制出数控台钻机,实现了一人多机的操作,大幅降低用工成本,单台专机年节约成本9万元,年创效益20多万元。
在浙江正特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团队中,领军人物都是共产党员。党员单才华作为集团院企研发中心的骨干力量,由他牵头开发的18个专利产品,已经通过国外技术权威机构认证。
把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培养成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我市非公企业培养人才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市近3万家非公企业、4229个企业党组织,共有28250名党员。
天台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通过开展党员与人才“1+1”结对帮扶工作,公司依靠党员骨干科技攻坚,摘取了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企业发展的困难时期,更多的党员立足岗位,管好“党员责任区”,站好“党员示范岗”,当好“党员突击手”,并围绕技术革新、节能降耗,积极主动的献计献策,发挥着更直接有效的作用,助推企业渡过难关。
浙江宝利特鞋业有限公司党委为了降低节节攀升的生产成本,引导党员员工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党委副书记刘国均提出的垃圾锅炉焚烧废料建议,不仅减少了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解决了每年生产1600余万双皮鞋所产生的废料,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党员张代成创立的代成加硫箱节电法,使公司8条流水线年节约用电近2万度。在党员们的倡导带头下,去年的节能降耗活动,为公司节约各项成本500余万元。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个基本原则,在当前的非公企业中显得尤为突出。
逆境之时,广大党组织做深做细关爱人、激励人和凝聚人的工作
人心聚企业兴,人心散企业衰。
在企业党组织推动企业科学发展过程中,凝聚广大员工的力量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在当前企业发展处于逆境的时候,党组织更是主动担负起稳人心、聚合力的责任,在企业上下形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
玉环利群阀门有限公司党支部根据近年来外来员工不断增多的实际,积极倡议企业出资兴建员工宿舍,并实行在公司工作满一年就能多领取20元工龄补贴、工作满两年即可享受周边县(市)免费旅游一次等福利制度,激励员工以饱满的热情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很多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结对困难员工制度,组织企业党员特别是决策管理层党员,主动联系员工,倾听呼声,掌握所需,尽力帮助解决员工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
台州森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党委牵头设立了“2+3爱心基金”,按照每月每名员工捐2元、企业对应补贴3元的方式筹资,已先后为400多位困难员工提供了近20万元的资助,使员工倍感温暖,保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吉奥公司党委积极建立健全党员联系困难员工制度,成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组织企业经营决策层领导经常下车间、进宿舍,掌握员工所想所需,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今年以来,他们共开展谈心谈话53次,解决具体问题21个,慰问特困员工14人,“有事找服务站”已经成为吉奥员工的共识。
建设喜闻乐见的企业文化,更是成为企业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有效抓手。许多企业党组织通过建设文化生活设施、开辟厂报厂刊、完善规章制度、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等,切实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地处仙居县大战乡的浙江车头制药有限公司,虽偏居一隅,却是市“2112”工程企业。谈起公司取得的成绩,职工们都说:“公司党支部功不可没!”公司党支部把“同心、合力”的企业精神融进日常管理中,鼓励每名党员争当团结协作的模范,并通过免费开放党员职工活动中心、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每年组织全厂职工军训等途径,在公司中营造了“家、学校、连队”的氛围,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
关键时刻实施的关键工程——“动力源工程”,已经成为我市广大非公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