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人民币升值快 鞋企频现出口洼地

       自央行2005年7月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再保持紧盯美元的汇率机制,1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也不再被限于8.23元附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两年多来总体呈现小幅持续上扬态势。随着时间推移,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步伐今年明显加快。

        据统计,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累计升值达4.47%。3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7.1:1关口,7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271。

        由于大部分中小鞋企靠低价打入国际市场,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不断贬值,给中国鞋企特别是出口鞋企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由于外商通常以美元下单,而国内鞋企无论在支付工人工资还是材料采购方面均用人民币支付。由此,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不断下滑,则直接削减了鞋类产品的利润。

        研究数据表明,人民币每升值10个百分点,出口增长速度受其影响大体上应放慢3到4个百分点。可见,对于那些附加值偏低、规模相对较小的外贸鞋企而言,人民币升值无疑成为一场“寒流”。

        持续升值 鞋企锐减

        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不少出口企业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据了解,鞋类出口企业承接订单到最后拿到全部回款周期为3个月,部分大型客户周期则可能超过6个月。尽管合同签订时双方都会有对汇率的预期,但鞋企通常能与客户谈定的人民币升值预期都比不上结款时的实际升值幅度。根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珠三角鞋类出口企业由往年的5043家降至2617家,降幅高达48.1%。1855家。
     
        提到人民币汇率,浙江省某皮鞋出口企业老板周中林直呼“涨疯了”。“生意没办法做下去,只能关门了。”

        “一双鞋现在至少要少卖25元,利润越来越薄。”面对人民币汇率不断创新高,成都花晨月鞋业老总陈昌国显得很无奈。他说,人民币升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鞋企的利润也会下降一个百分点。

        而同其他传统加工类产品相似,我国制鞋业仍处在产业链的末端,我国对国际市场鞋类分销的中间环节还缺少控制能力,对零售环节的网络建立还处在初始阶段。而大部分鞋企仍以高投入、高风险、低收入的简单粗放式劳作为主,人民币的升值则导致更多企业的倒闭。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