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梭织服装加工基础知识 (二)

        五)缝制缝制是服装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装的缝制根据款式、工艺风格等可分为机器缝制和手工缝制两种。在缝制加工过程实行流水作业。 

      粘合衬在服装加工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作用在于简化缝制工序,使服装品质均一,防止变形和起皱,并对服装造型起到一定的作用。其种类以无纺布、梭织品、针织品为底布居多,粘合衬的使用要根据服装面料和部位进行选择,并要准确掌握胶着的时间、温度和压力,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梭织服装加工中,缝线按一定规律相互串套联结配置于衣片上形成牢固而美观的线迹。线迹可基本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 链式线迹 链式线迹是由一根或二根缝线串套联结而成。单根缝线的称单线链缝。其优点是单位长 度内用线量少,缺点是当链线断裂时会发生边锁脱散。双根缝线的线迹称为双线链缝,是由一根针线和钩子线互相串套而成,其弹性和强力都较锁式线迹为好,同时又不易脱散。单线链式线迹常用于上衣下摆、裤口缲缝、西服上衣的扎驳头等。双线链式线迹常用于缝边、省缝的缝合,裤子的后缝和侧缝,松紧带等受拉伸较多,受力较强的部位。 

      2. 锁式线迹 亦称穿梭缝迹线,由二根缝线交叉联接于缝料中,缝料的两端呈相同的外形,其拉伸性、弹性较差,但上下缝合较紧密。直线形锁式线迹是最常见的缝合用线迹,由于用线量较少,拉伸性较差,常用于两片缝料的缝合。如缝边、省缝、装袋等。 

      3. 包缝线迹 是由若干根缝线相互循环串套在缝料边缘的线迹。根据组成线迹的缝线多少而称呼其名(单线包缝、双线包缝……六缝包缝)。其特点是能使缝料的边缘被包住,起到防止面料边缘脱散的作用。当缝迹受拉伸时,面线、底线之间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转移,因而缝迹的弹性较好,故被广泛用于机织物的包边。三线包缝和四线包缝为最常用的机织制品服装的包边。五线包缝和六线包缝又称为“复合线迹”,由一个双线包缝同三线包缝或四线包缝线迹组合而成。其最大特点是强力大,可同时进行合缝和包缝,从而提高缝迹的密度和缝制的生产效率。 

      4. 绷缝线迹 由两根以上针线和一根弯钩线相互穿套而成,有时在正面加上一根或二根装饰线。绷缝线迹的特点是强力大,拉伸性好,缝迹平整,在某些场合(如拼接缝)也可起到防止织物边缘脱散的作用。 

      基本缝合的形式如图1-13所示,除了基本缝制外,根据款式工艺要求还有抽褶、贴布绣等加工方式。梭织服装缝制中针、线以及针迹密度的选择,都应考虑到服装面料质地及工艺的要求。 

      缝针可用“型和号”加以分类,根据形状,缝针可分为S、J、B、U、Y型,对应不同的面料,分别采用适宜的针型。 

      我国使用的缝针的粗细以号数来区别,粗细程度随着号数的增加而越来越粗,服装加工中使用的缝针号型一般从5号~16号,不同的服装面料采用不同粗细的缝针,见表1-2。 
               
                   表1-2 各类质地面料的标准缝针 
                缝纫机针(号别)    面料 
                
                5号        电力纺、贡缎 
                
                7~8号       电力纺、贡缎、双绉 
                
                9~10号      薄丝织品、贡缎、双绉、乔其纱、巴厘纱               
                11~12号      薄漂布、宽幅布、全毛薄纺织品 
                
                13~14号      宽幅纺织品、纯毛织品、一般纺织品 
                
                16号        一般厚纺织品(外衣等)、防水布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