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冷对欧盟反倾销日落复审
背景
2005年7月7日,欧委会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立案公告,决定对来自中国和越南的皮鞋(海关税则号:6403、640510)开始反倾销调查,调查期为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选择巴西作为市场经济国家替代中国和越南。
2006年10月起,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皮鞋及童鞋征收为期两年16.5%的反倾销税。
2008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和越南的皮面鞋靴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
本报讯(记者/李晓玲)针对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中国以及越南产皮鞋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日落复审”的决定,佛山市外经贸局日前专门发出通知鼓励企业积极应诉。然而,记者昨日从部分鞋企和行业协会获悉,许多企业对应诉反倾销并不热心:大企业认为受影响不大,小企业则无能为力。
今年上半年对欧盟出口皮鞋减少了13.3%
欧盟反倾销案已经不是佛山鞋业遭遇出口贸易壁垒的新鲜事,去年10月起,欧盟对中国皮鞋征收16.5%的高额反倾销税,随后巴基斯坦、秘鲁、委内瑞拉、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对我国鞋类产品采取了反倾销措施。仅在欧盟鞋类反倾销一案中,南海区就有29家企业涉案,涉及金额达1796万美元。
受此影响,佛山鞋业出口去年曾一度陷入低迷。去年经佛山市检验检疫局辖区出口的鞋类数量同比减少了5.9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受到欧盟反倾销案影响的情况下,佛山对欧盟出口皮鞋的数量减少了13.3%。
尽管此次涉及欧盟对华皮面鞋靴反倾销日落复审的佛山企业影响面还没有确切掌握,但是佛山市外经贸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表示:“肯定有影响,且从2006年皮鞋被征16.5%关税起,佛山的皮鞋出口就一直受此影响。”
反倾销导致成本上涨
无论是两年前被裁征反倾销税,还是现在的日落复审,南海区鞋业行业协会林秘书长都没有听到企业有什么反应。“南海的鞋业企业一般都是中小企业,不像东莞、惠州的大企业。这边多是100人左右的小厂,一般是接外单做贴牌生产,再交由贸易公司负责出口,对反倾销这样的国际大形势他们也没能力关注。”
南海平洲工业园内一家名为南鑫的鞋厂工作人员表示:根本不涉及反倾销案,不知情也不参与。
然而贴牌企业真的就与反倾销毫无瓜葛么?一家贸易公司经理告诉记者:“通常反倾销案贸易公司是不打的,因为一项产品被诉,我们可以转做其他的产品,或者转向其他市场。但是一旦无法回避某个市场的时候,贸易公司就会把成本转嫁到生产厂家去。”
据南海区鞋业行业协会林秘书长介绍,其实这几年南海本地的中小鞋企内外交困,经营比较困难,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上涨。许多贴牌企业无视反倾销,殊不知这才是导致成本上涨的关键因素。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