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鞋都思变 鞋类专业市场梦将圆

    晋江大桥带来的交通便利,有利于中国鞋都冲破牢笼

     

    重新布局的鞋都基建已开始改变

     

    中国鞋都外的雕塑

        老姜大汗淋漓地跑了进来,来不及喝上一口水,派单的女孩又递给他一张送往惠安惠南工业区的送货单。“今年送货业务越来越多了,我都有些忙不过来。”老姜擦着汗水向记者打听晋江大桥的通车日期,说以后去惠安就不用绕道池店了。

        老姜朴实的话,其实暗含着陈埭镇的转型瓶颈———交通。有着福建工业第一镇荣誉的陈埭,在过去几年,由于土地空间有限,面临一大批企业外迁之痛,当地政府痛定思痛决定发展专业市场,但拥挤的交通成为一大障碍。

        如今,晋江大桥开通在即,原本地处偏远的陈埭,一下子成为泉州、晋江、石狮三市交界的交通要道。中国鞋都如虎添翼,未来繁荣的专业市场已可期待。

        现状:企业外迁政府思变

        土地有限,企业纷纷外迁;出口萎缩,制造业繁荣不再。工业重镇陈埭面临转型之困

        工业重镇荣耀渐去

        晋江市五里工业园区,推土机来往不停地忙碌着。68岁的老人丁建通,361°董事局主席,隔一段时间就会到这里看看,因为未来的361°科技工业园工地就在这里。这几年,361°在陈埭江头占地仅50多亩的老厂,已难以应付市场的迅猛需求。

        和361°一样,许多来自陈埭的鞋企计划在五里工业园区办新厂房。而另一些大企业如安踏、特步、新协志等早就迁移到池店、清濛,还有一些去了惠安惠南工业区,以及更远的外地。

        由于土地空间有限,100多家大小企业相继搬出陈埭,一度让镇政府感到迷惘和着急。不过现在镇领导看法转变了,不再谈“迁”色变。“老板们发展需要土地空间,我们无法提供,就不能一味围堵。这可是人家的生路啊!”陈埭镇党委副书记李德铭说。

        发达的运动鞋产业链,遍布全镇各个角落的3000多家鞋厂,200多亿元的工业产值,使过去几年陈埭一直保持着一项荣誉:福建工业第一镇。不过现在谈到产业,陈埭镇领导似乎更愿意提及专业市场。位于高坑村的陈埭第二工业园区规划已久,如今已让位给泉州晋江滨江中央商务区。对于这样的转变,李德铭并不失望,反而多了份期待。他说,晋江大桥开通后,陈埭作为泉州湾滨海新区的蓝图已经清晰可见,不可能只将经济中心放在工业了,专业市场才是陈埭的未来。

     

[1] [2] 
  • 相关阅读
    1.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品牌们终于对「数字化」出重拳了?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