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梁彬和精益生产的故事
“从家庭作坊到精益生产,改变的不仅是一条生产线,而是整个公司发展的理念。”浙江新杰克缝纫机有限公司员工俞梁彬说起公司生产线改造的成果,言语间十分的自豪。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创立之初的杰克公司只是一个拥有几十个工人的小作坊,厂房还租在破旧的学校教室里。现在的杰克已经成为拥有上千员工的全国缝纫机行业骨干企业。
“尽管生产设备更新换代,但那时候生产过程还存在着家庭作坊的痕迹:车床的一堆人,磨床的一堆人……大家各干各的工序。”俞梁彬回忆起10年前刚进公司的时候说:“一件成品要经过上百道工序,时间都浪费在这上面,空间都浪费在半成品库存上,产品质量还得不到保障。”
公司酝酿转变生产方式。2000年,以减少成本、实现过程零缺陷和物料零库存为核心的精益生产理念被引入中国,不久就引起了杰克公司高层的关注。自2004年开始,杰克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益生产改造。俞梁彬因为搞技术出身,被任命为精益生产推进中心总监。
俞梁彬说:“刚开始也有人表示怀疑,认为这种国外的生产理念不可能在杰克这样的民营企业里取得成功。JK757包缝机生产线的成功改造打消了大家的疑虑。”
精益生产通过对设备布局的改造,实现不同工序一个流程生产,流水线出来的就是成品,把半成品的库存量压缩到最低限度,节约时间和空间。通过精益生产改造,在操作人员30人不变的情况下,JK757包缝机产量从120台/日增加到220台/日,工废从2.3%下降到1.1%,基本实现了半成品零库存。
“现在全公司的生产线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俞梁彬的办公室就在生产车间上面,从窗口看下去,“U”字型的生产线上各道工序环环相扣,整个生产线就是一个整体,和以前的扎堆干活、次序凌乱、繁杂工艺相比,车间面貌已经焕然一新。“生产效率不仅取决于设备,更取决于理念。”俞梁彬说:“现在公司又启动了六西格玛项目,要把精益生产理念从生产线上移植到所有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