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分析:金融海啸波及国内实体经济
记者钱妤报道:呼啸而来的全球金融海啸已彻底倾覆了美国华尔街,在那些曾经如雷贯耳的金融巨头们纷纷倒下之后,祸水正沿着大西洋和太平洋向对岸席卷而来。而如今金融海啸正在一步步逼近国内的实体经济。
这几天,先是全国最大的印染企业——绍兴“浙江江龙控股集团”破产倒闭。接着浙江绍兴最大的民营企业——“浙江华联三鑫集团”破产倒闭,其72亿元债务涉及国内“华联控股”和“华西村”。
“华联三鑫”拥有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PTA(一种用于制造涤纶的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其股东包括著名上市公司“华联控股”和“华西村”,资产总规模为110亿。其另外两个股东则是绍兴当地的著名企业“展望集团”和“加佰利集团”,他们都是绍兴最大的企业之一。其中,展望集团旗下的“展望股份”和加佰利集团旗下的“永隆实业”都是香港上市公司。据华联三鑫上报给政府的材料称,其债务缺口高达72.82亿元,除涉及国内数十家企业外,还牵涉十余家国内商业银行。目前,集团副总裁周振敏已被绍兴警方控制,而另一大股东浙江加佰利集团董事长孙利永则失去联系,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其已经逃往国外。
华联控股半年报显示,一旦华联三鑫破产,华联控股最大理论账面损失将在8.7亿左右(其中长期股权投资净值3.1亿,其他应收款0.2亿,担保5.4亿)。华联控股未分配利润仅1.38亿,归属于母公司的权益15.6亿,如果按8.7个亿的理论账面损失计算,公司净资产将大幅度缩水,而且将面临巨额亏损。华联控股半年报披露的每股净资产仅为1.39元,每股收益-0.05元,如果华联三鑫破产,华联控股或许将陷入连续两年亏损的窘境。半年报同时显示,华联控股为华联三鑫提供的担保金额为5.4315亿元,其中,江苏华西集团的反担保金额为1.224亿元,绍兴当地的精工建设集团的反担保金额为4.2075亿元。一旦华联三鑫进入破产程序,这两家公司也将会被牵连进去。由于担保和反担保在权利界定上的复杂性,目前判断到底有多少担保将面临风险,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在以上计算最大理论账面损失的时候按最大损失简单计算。
而事实上,在最近短短4个月时间内,浙江企业界已接二连三出现大企业和龙头企业倒闭事件。10月7日,“浙江江龙控股集团”倒闭,其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印染”,在新加坡当地时间10月8日14点20分被暂停交易。江龙控股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印染企业,旗下有浙江南方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江龙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仅其子公司江龙印染2005年销售额就为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到7000万元。据称,江龙集团的债务高达20亿元,其中大部分为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其董事长陶寿龙和妻子严琪目前已双双失踪。8月13日,位于浙江兰溪的“浙江一新集团”董事长郑亚津因巨额债务纠纷,在其办公室自缢身亡。“一新集团”是一家从事中西药制剂及天然药物制剂研制、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曾位列国家中成药50强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中西药制剂、原料药、植物提取物和保健品。7月30日,坐落于浙江省会杭州的“浙江金义集团” 董事长,曾经排名中国福布斯富豪榜第35位的陈金义,因身负巨债,神秘失踪。“金义集团”是杭州乃至浙江一家有着很高知名度的民营企业,业务范围涉及化工原料、食品饮料、房地产开发、商业连锁等诸多领域。7月17日,浙江义乌排名前五位的“浙江金乌集团”因巨额债务无法偿还,被破产拍卖。“金乌集团”是义乌的明星企业,是一家集农、工、商于一体的综合现代化企业,旗下有全资子公司浙江娇丽袜业制衣有限公司、义乌万盛化纤有限公司、金华市江南农庄有限公司、深圳狄加贸易有限公司,并在阿联酋(迪拜)创办了山图贸易有限公司。6月5日,坐落于浙江台州的“浙江飞跃集团”,身陷严重债务,资不抵债,遭受资金链断裂的危机。“飞跃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缝制设备生产基地。
专家指出,这些大企业和龙头企业倒闭事件,已经为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的严重衰退和危机拉响了警报。浙商是中国企业家中最具创业精神、最懂经营之道、最富灵活权变的代名词。地处长三角的浙江和地处珠三角的广东,是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的两大引擎。去年以来,首先是广东外贸企业由于人民币升值出现大量倒闭现象,接着就是今年年初浙江出现中小企业大量倒闭事件。现在,这一局面已经开始危及广东和浙江的大企业。仅从上述浙商倒闭或资金链断裂的六家大企业看,直接涉及的企业可能多达上百家,而直接涉及的债务规模则可能高达200-300亿元。如果加上企业间的互相担保,这一数据还将被几倍、十几倍的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