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业:快乐之道
谁能代表中国服装的未来
生意社10月20日讯 1929年,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对一家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与研究。这就是在管理学发展史占有重要地位的“霍桑实验”。
这一实验的结果表明,与照明条件、休息时间以及薪资待遇等因素相比,企业员工的群体气氛、工作情绪、责任感与工作效率的相关程度反而更高。也就是说,员工士气、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与管理者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等心理环境,而非工作条件等物理环境。
在当时,这一与古典管理学大相径庭的结论给人们带来了相当的震撼力。
梅奥教授后来在其《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一书中指出:不能忽视员工的心理尤其是快乐状况,不能简单地把他们看成是理性和逻辑化的“经济人”,而应将其看作“社会人”。
“霍桑实验”提醒我们,高明的企业家方能造就快乐的企业员工,快乐的企业员工才能造就企业的未来;要想创造更好的绩效,企业家们都要努力成为营造宽松工作环境的专家,使企业员工“工作并快乐着”。
由于忙碌与繁琐,快乐被认为与服装、时尚产业无缘。在现实中,快乐也往往被从业者–––特别是企业家所忽略掉。
然而,事实上,服装、时尚产业最需要的就是快乐元素。因为,缺少快乐就不会有真正的创造。
如今,“快乐指数”已成为不少发达国家衡量其发展优劣的重要数据之一。有专家甚至表示,国民快乐与否,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衡量一个国家成功与否的最佳指标,应该是快乐,而不是GDP。
同理,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企业员工、消费者快乐与否,影响着一家企业的发展;衡量一家企业成功与否的最佳指标,应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快乐,而不是销售额、利润率等那些冷冰冰的数据。
随着产业的发展,如今,技术越来越高超,设备越来越先进,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忽略了人的存在,不能眼中只见物不见人。一位著名管理学家指出:“当机器越来越像人的时候,人不能越来越像机器。管理是任务,管理是原则,但管理也是人。”这非常值得那些只关注销售额、利润率但从不关心雇员的士气、人际关系与职业发展的企业家们深思。
令人欣喜的是,在服装、时尚产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家们逐渐认识到了快乐的重要意义。更有一些优秀企业家,已经将快乐纳入了企业的核心价值,并在实践中收到了喜人的效果。
因此,在那些熟谙快乐之道的企业家们看来,快乐正是他们走向成功的秘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