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机LBH-783NV型平头锁眼机断线和跳针故障维修
重机783系列主要用于针织品行业,共有3种分类,其中KU为针织类专用机种,NV为针织毛衣类带芯线专用机种,NB为毛衣类带芯线专用机种。出现断线、跳线与芯线无法埋入锁眼线迹是两个问题,本身没有关联性。首先笔者就缝制针织品出现断线、跳线问题,建议按以下进行调整:
(1)在缝制针织类弹性面料时,将针杆下降少许,以将针杆标准值较普通机型下降0.5~1mm为宜;
(2)将摆梭与机针的同步时间调迟些;
(3)将摆梭尖与机针的间隙调到0~0.05mm;
(4)使用薄料,针织、编织类面料专用压脚。
关于芯线问题主要还在于调整,不过对重机LBH-783NV带有芯线卷入装置的机种,调整确实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基础和耐心,只要精通普通机种,对NV机型也不难掌握,它只不过是将松线顶杆当作芯线导轴动作推杆,大盘上的轨迹由原先的一次性往复变成二次往复完成一个锁眼,芯线导杆的动作由大盘上4块变换凸轮控制。重机LBH-783有两款芯线装置,一款是一个循环锁眼线迹覆盖芯线;另一款是两个循环锁眼线迹覆盖芯线(读者使用的是双眼线迹),下面就这两款锁眼带芯线装置的调整介绍如下。
1 芯钮单线(T)的调整
1.1 芯线导杆的位置
1.1.1 左右位置
芯线导杆1露出前端的长度为12mm(图1)。
1.1.2 前后位置
芯线导杆与机针的距离前进时为4.5mm,返回时为3.5mm(图2)。
1.1.3 调节方法
(1)旋松导杆固定螺钉2进行调节。芯线导杆的顶端过分靠近缝料,变换基线时就会碰压脚;芯线导杆的顶端过分远离缝料,芯线的卷入性能就不好。
(2)锁眼时,芯线导杆前端应成为针摆幅的中心。
(3)旋松芯线导架的固定螺钉,调节前后位置(图3)。
图3
1.2 芯线基线变换时间的调节
1.2.1 第一基线变换时间
进入第一套结,芯线导杆开始向右动作。
1.2.2 第二基线变换时间
停车时,芯线导杆在开始变换前向上抬动一点的位置。
1.2.3 调节方法
(1)旋松第一基线变换凸块的固定螺钉进行调节。对图6中的(a)锁缝的情形,应将第一基线变换时间放慢;对图4中的(b)锁缝的情形,则要将第一基线变换时间加快。
(2)第二基线变换可调节第二基线变换凸块,但也可调节止动凸块(调节范围之外)。第二基线变换速度过快,缝制结束部位的芯线卷曲很不整齐。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