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服装时报等新闻媒体联合采访通宇
增强忧患意识 理顺管理要素 打造百年通宇
新华社服装时报等新闻媒体联合采访通宇
编者按: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日前公布的消息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主要指标下滑,多家缝制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小企业几乎全部停产,增幅减缓近30个百分点;全行业生产缝制机械316万台,同比下降24.71%;销售缝制机械307万台,同比下降27.40%;累计库存缝纫机50万台,同比增长27.29%。而作为行业的骨干企业的通宇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一直步伐稳健,引起业内人士的惊叹,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在众人困惑不解!近日,新华社、服装时报等多家媒体采访了通宇控股集团董事长陈晓青先生,全文如下。
新华社:听说,陈董事长您在几年前就预测到了今年的下滑形势,当时还有人说您这是杞人忧天,现在您怎么看待当年的预测和成为现实后的不景气形势?
陈晓青: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是准确预测事态的关键。改革开放后的缝纫机行业几起几落,即是规律也是必然,缝纫机行业从高潮到低潮就是我认识的深度。总体来说,经过多年规模扩张性发展,缝制设备行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行业“洗牌”加速,进入从快速发展向平稳发展过渡的调整转型阶段,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比如受美国次贷危机、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飞速上涨、国内服装产业调整、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税率下调、劳动力成本提高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下。
尤其是今年以来,缝制设备企业产值和效益明显下滑,面对当前的形式,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认识到调整是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是市场和行业走向成熟进程中必须跨越的一道坎,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契机。
新华社:您所谓的调整是何种举措呢?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陈晓青:调整当然是方方面面的,许多企业家也表示,淡季要练内功,其实就是修身养性积蓄实力的好时候。这里我所强调的主要是管理方面。
作为企业的管理干部,更应该加强素质能力建设,增强忧患意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调整,变压力为动力,苦练内功,在调整中寻求突破,以平稳渡过行业目前的暂时困境,并为下一轮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所说的忧患意识,是落到实处的忧患,远非纸上谈兵。
新华社:那您能谈谈忧患意识落到实处后,给通宇控股集团带来哪些推进吗?
陈晓青:面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我们确实不容乐观,把忧患意识视为推进通宇发展的精神动力,当作管理干部不可缺少的能力品质,是我们一大对策。
从大的方面说,有了忧患意识,才能从太平盛世中预见危机,从顺境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能形成自我加压、开拓进取的内在动力。增强忧患意识,要正确认识形势,在成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长期发展,越要居安思危;越是形势严峻,越要头脑清醒。
通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行业瞩目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我们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我们面对发达国家缝制设备企业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抓不住机遇,有可能错失发展的良机。
看不到挑战和风险,将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所以我们更要牢记使命与责任,更加自觉地勤奋工作。按照集团“十一五”的规划蓝图和年初经营会议精神为指导,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实现通宇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思想解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勇拼搏,努力破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体现时效性,带领通宇全体员工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这些不是套话,不是空口白牙,而是每一个通宇人都在实实在在为之努力的一个目标。很多人说我低调,其实我没有刻意为之,只是我们整个集团的一种作风,我们在这个行业是怎样的强者,这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而是手里做出来的,功过是非自有人评说,生存和发展都是我们通宇学习的榜样,因为我们自身要走的路还很长,这种忧患意识会一直伴随着我们通宇人。
台州日报:目前台州的人力资源告急,很多企业高价都招不到合适的人,通宇的人员稳定吗?
陈晓青:工人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价值的主力军;企业离开了工人,就等于是一个空壳。我们通宇的领导层信奉“主人公意识”,这是我们通宇人员稳定的一个法宝。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干部面临着许多考验。能否树立和增强主人公意识,关系着通宇的发展和形象,也关系着通宇的前途和命运。俗话说得好:企字无人就是止。增强员工的主人公意识,让他们正确行使企业赋予的权力,真正为企业当好家、掌好权、用好权,绝不能把权力变成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
不仅一线的员工要具备强烈的主人公意识,在通宇,所有的管理人员更要牢记自身的“服务意识”,他们都必须深入员工中、深入基层第一线,认认真真听取员工的心声,实实在在帮助员工解决实际生产、生活的问题,兢兢业业保障生产、销售的畅通,竭尽全力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把企业当作自己的企业,把员工当作自己的家人,以厂为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奋勇拼搏,开拓创新,创造出一条具有通宇特色的发展之路。
服装时报:有人说通宇低调,是因为通宇不铺张浪费,如何看待这样的评价?
陈晓青:我们认为,节俭意识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责任,一种意识,通宇始终坚持该用的钱一分都不能少,不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能多用。通宇不铺张浪费,外人如此评价,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是有成绩的,说明我们的节俭意识还是有成效的。
众所周知,节能降耗是提高企业利润的有效手段,加大企业节能降耗力度,既是全社会节能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我们正在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和责任意识,使各级管理人员自觉做到求真务实、讲求实效,通过表率作用,使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成为每个企业成员的自觉行动,成为我们通宇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