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宁波服装”要更国际化
中欧纺织服装联盟、韩国时尚纺织协会、韩国缝制设备技术研究所、新加坡纺织服饰商会、阿根廷中国商会、香港贸发局……前天,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纺织服装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负责人齐聚宁波,出席国际服装产业合作宁波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上,与会代表围绕建立产业信息交流机制、合作研究经济技术课题、开展各国行业机构活动合作、协同开展国际和区域产业联动等作了发言。本报摘录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宁波服装要走国际合作之路
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 余红艺
在更高的平台上
创造品牌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
蒋衡杰
当今是一个多元、开放、融合、共生的时代,任何一个产业、城市乃至国家,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实现更高、更好、更快的永续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过去宁波服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国际服装产业的交互融合;未来宁波服装产业的转型提升,特别是打造“中国服装名城”,更离不开与国际服装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样,国际服装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宁波服装产业的积极参与。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宁波服装企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品牌之路、品质之路,全面提升宁波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着力加快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设计师队伍,同时积极吸引海内外优秀服装设计师加盟宁波服装企业,为宁波服装产业的提升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全力做好“补链”文章,特别是在及面辅料等相关领域,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让更多的海内外服装面辅料供应商、采购商,更加关注宁波服装产业的发展,更加关注宁波服装企业的需求,使宁波服装产业链尤其是供应链更加健全、更加完善;充分发挥宁波服装现有的产业集群优势和品牌效应,着力做好招商选资工作,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服装界有识之士来宁波投资创业。此外,要努力让海内外媒体朋友更加关注宁波、关注宁波的服装产业,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听到宁波服装企业的声音,看到宁波服装产业的变化和成就。
未来服装产业发展的几个关注点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 孙瑞哲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三大比较优势:产业配套优势、产业资本结构调整优势、成本比较优势。这三大优势构成了服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宁波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纺织服装传统城市。近三十年来,宁波一直走在纺织服装业发展和开放的前沿,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对中国服装产业来说,劳动生产率提升、集成创新和时尚创意、行业自律(质量、环保、社会责任)必然成为产业升级的主题。因此,未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要树立这样一些新观念:
一、不仅关注是什么产品,还要关注用什么材料、以什么方式生产。《纺织工业科技发展纲要》确立的28+10提升行业科技贡献率的纲领性文件,就是要解决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开发绿色环保纤维、以关键技术和装备提升产品内在价值、清洁生产过程等问题;
二、既关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又要关注和谐的生产关系。生产运营管理、营销管理是产业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瓶颈,与员工的和谐、与供应链利益相关方的和谐、与环境的和谐必然成为产业的追求,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应运而生,目的就是以人为本、提升企业形象并最终提升劳动生产率;
三、既要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性能、功能,也要关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社会价值。
面对当今严峻的外部环境,宁波纺织服装业有能力、有义务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先行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主动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技术进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并通过集成创新和产业链整合作用,辐射并带动其它地区纺织服装业的升级和发展。
宁波纺织业可以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加强渠道建设,进入国内外中高端市场领域和高附加值的营销环节,使宁波成为国际一流的服装流行策源地、引领现代时尚生活方式的创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