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金融危机受损情况报告 (表单)
生意社10月31日讯 自从美国次债危机大规模爆发,特别是雷曼兄弟破产以来,中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受到的影响陆续发布,揭开了中国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面纱,从中国“双铁”折戟汇兑,到众多公司栽倒金融衍生品,再到东莞玩具工厂倒闭,一一证明金融危机确实已经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
继网易财经前期推出《警惕!"澳元门"或影响12只中资股》后,现对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数据的进一步挖掘,重磅推出《中国公司金融危机受损情况报告》。谨供投资者参考
A股上市公司金融危机受损的情况报告 | ||||
公司 | 总资产(元) | 亏损金额 | 亏损原因 | |
中国银行 | 65925.25亿 | 19.96亿美元 | ||
工商银行 | 93843.47亿 | 13.14亿美元 | 工行持有与美国次按相关债券、持有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支持债券(MBS)、美国雷曼兄弟及美国"两房"债券资产缩水。 | |
建设银行 | 73236.31亿 | 6.73亿美元 | 持有美国次级按揭贷款支持债券、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相关债券账面缩水 | |
交通银行 | 24263.66亿 | 交行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002万美元 | ||
招商银行 | 13957.91亿 | 公司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其中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 | ||
中国人寿 | 9464.18亿 | 10.08亿 | 汇兑损失 | |
中国平安 | 6663.85亿 | 157亿 | ||
中国国航 | 975.54亿 | 19亿人民币 | 国航持有的油料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亏损 汇兑收益消失 | |
东方航空 | 754.71亿 | 23.34亿 | 航油期权亏损23.34亿 | |
深南电 | 60.02亿 |
| ||
华能国际 | 1620.18亿 | 3.4亿 | 海外电厂大士能源,由于三季度美元兑新元大幅升值,大士能源美元贷款产生3.35 亿元的汇兑损失。 | |
中国中铁 | 2341.26亿 | 19.39亿 | 179亿元人民币澳元结构性存款,由于澳元的突然贬值导致汇兑损失扩大 | |
中国铁建 | 2055.28 | 3.2亿 | 15.38亿元人民币的澳元存款。汇兑损失3.2亿元人民币 | |
上港集团 | 576.44亿 | 全球宏观经济的放缓严重影响集装箱业务 | ||
中国铝业 | 1278.55亿 | |||
中国远洋 | 1213.52亿 | 受困全球金融危机,航运业发展受阻 | ||
其他公司金融危机受损的情况报告 | ||||
公司 | 总资产(元) | 亏损金额 | 亏损原因 | |
中信泰富 | 594.73亿 | 147亿 | ||
江铜集团 | 325亿 | 10亿 | 子公司金瑞期货在沪铜期货合约上亏损10亿 | |
碧桂园 | 1163亿港元 | 18亿人民币 | 衍生品投资损失 | |
华联三鑫 | 118.96亿 | 8亿 | 期货市场逆势做多PTA失败 | |
中国高速传动 | 74亿 | 中国高速传动持有价值10亿元)的股权互换以对冲可转换债券风险 | ||
佑威国际 | 28.1亿 | 破产 | ||
合俊 | 8.36亿 | 破产 | 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大幅受阻。投资失败 | |
崇高国际 | 5.22亿 | 税前亏损3104万港元 | 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大幅受阻。 | |
阿里巴巴 | 67.43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