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行业:洗牌进行时
目前深圳的皮革行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我们这个行业曾经是个不受重视的行业,直到今年5月才被列入深圳的优势传统产业。”深圳皮革行业协会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在9+1的深圳传统产业聚集基地格式中,皮革行业就是那个“1”。
据了解,目前深圳的皮革行业在国内已处于领先的地位,但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当前行业处于洗牌的状态,,产业升级也势在必行,“能很好承载产业升级任务的皮革聚集基地建设目前仍处于等待用地申请批复的阶段,我们应该是10个优势传统产业聚集基地建设最慢的一个。”
七成企业从事外销
深圳的皮革行业发展基本与特区的发展同步。1978年,港商郑可明与深圳市政府签订CND001号合同,开办罗湖手袋厂,这是深圳的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为深圳的经济腾飞与深圳皮革行业的建设发展揭开序幕。
“改革开放之初,国内各地都有皮革厂,拥有大量的闲置设备、技术人才,外资特别是港资进入深圳以后,吸引了内地大量的技术人才和廉价劳动力,这为深圳皮革行业起步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深圳市皮革行业协会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当时主要是一些三来一补的企业,这样的发展态势一直持续了大概15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的皮革行业出现了一批民营本土企业,开始走自创品牌的路子,如百丽、COBO等品牌企业,创造了十几个国内知名名牌,同时深圳的皮革行业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到2007年深圳拥有制鞋企业800多家,箱包手袋皮件生产企业约1500家,皮革与裘皮服装企业200多家,原辅料及配套企业200多家,商贸及流通企业18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500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皮革行业总产值、销售收入总产值超过400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超过350亿元人民币。深圳企业出口为42.4亿美元,进口4.66亿美元。
目前深圳皮革行业仍然以外销为主,处于从OEM、ODM向OBM发展过渡时期,外销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其次是欧洲和亚洲,占总量的70%。在内销方面,中小企业为大企业贴牌,进行自营或批发;大企业以自有品牌在国内的商场、超市、专卖店、专柜销售,内销约占总量的30%。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