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欧盟反倾销 中国制鞋企业紧急“突围”
今年,中国皮革和制鞋业迎来一个又一个严峻考验:人民币持续升值、原辅料涨价、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环保要求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金融海啸来袭、欧盟展开反倾销“日落复审”……随之而来的,是制鞋企业订单减少、利润微薄,许多中小企业面临倒闭的艰难局面。
重重挑战之下,中国制鞋业如何破解困局,找到立足国内外市场的生存之道?中国鞋企要“突出重围”,路在何方?
鞋企“抱团”应诉热情不减 打赢复审志在必得
我国皮革和制鞋业近10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有生产企业3万余家,直接从业人员400多万,各类鞋产量100多亿双,占世界总量的50%以上。
记者从6日闭幕的第104届广交会上了解到,眼下备受中国皮鞋企业关注的行业“头条”,莫过于欧盟委员会将对中国以及越南产皮鞋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日落复审”。这意味着,如果该复审被通过,欧盟从2006年正式对从中国进口的皮鞋及童鞋征收为期两年的16.5%的反倾销税,将再延长12个月至15个月。
欧盟宣布将展开日落复审后,商务部先后在浙江、广东以及福建三大制鞋基地召开应对协调会,呼吁鞋企全力以赴应诉。来自商务部的消息称,至今已有60家企业积极应诉,创欧盟反倾销复审调查应诉企业数量之最,欧委会因此不得不采取抽样方式进行调查。
此外,中国皮革协会、中国轻工商会以及包括温州鞋革协会、广东鞋联盟等在内的闽、浙、粤三地鞋业组织已结成统一战线,与国外9大产业和消费者进口商组织内外呼应,将以联盟的姿态共同出击,联手应诉。
专业生产男女装真皮鞋的广东东莞市跨日鞋业集团有限公司出口部主管伍秀华说,公司很关注此次日落复审,正在为应诉积极做准备,维护自身权益。“我们与东莞商会多次碰头,商讨应对方案,并提交了大量数据和材料,以证明我们没有倾销。”
此次中国鞋企应对日落复审的中方律师主要代表蒲凌尘也呼吁企业积极应诉。“我有三个忠告,首先企业要积极应对,选择最佳法律途径,重新洗牌有时是由外部力量导致;其次,赢得一块市场,等于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最后,成功的竞争靠的是谋略与法律意识的有机结合。中国企业必须明白,我们不是为哪一家企业争取抗辩,我们是为整个中国制鞋行业抗辩”。
受制于欧盟反倾销措施,中国对欧盟鞋类出口增幅不断下滑,价格优势不断缩小。今年1月至7月,我国鞋类出口9.4亿双,同比增长7.57%,增幅下降9.3个百分点;出口金额32亿美元,增长14.15%,增幅下降5.6个百分点;每双单价3.41美元,同比增长6.23%,增幅上升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