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经济躲得过金融危机 免不了经济下滑

      核心观点

      宏观经济、金融系统、政府和家庭的健康的资产负债状况似乎能让中国独立于全球金融动荡之外。中国经济发展也不可能不跟随全球经济的衰退而放缓。我们将中国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调为9.8%,2009年为8.2%,2008年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率为6.5%,2009年为2.5%。

      独立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外

      迄今为止,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幸免于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有以下几个原因使得全球去杠杆化过程(造成金融风暴的主要推动力)对其的影响相当有限,中国看起来更像是独立于金融风暴之外的安全高地。

      首先,中国已成为储蓄的净输出国,这从最近几年稳定的、数量可观的经常账户顺差就可见一斑。因此,作为一个经济整体,其杠杆化效应大大低于世界其他地方,这反映在极低的外债水平上。

      第二,持续性经常账户顺差所造成的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使得国内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仍然泛滥。

      第三,归功于对资本账户的控制,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跨境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中国中央银行对外进行高质量和高流动性的证券投资,这些证券非常适合官方外汇储备以及境内外资的直接投资。

      第四,各经济部门(如家庭、企业和政府)之间的金融联系主要是以传统的商业银行为媒介,因此非常简单和清晰,特别是与美国高度证券化的金融市场相比时。

      第五,家庭和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很健康。家庭和政府的债务水平低到分别只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和33%。此外,银行资本充足,流动性泛滥,贷/存款比率只有65%,是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地区最低的国家之一。

      不能幸免于全球经济的衰退

      与其他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一样,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中国经济衰退将主要通过贸易而不是金融资本流动和信贷周期的渠道来传递。

      美国和欧盟占到了中国总出口的40%,所以,中国出口对于工业化国家需求疲软会非常敏感,特别是美国和欧盟国家。

      中国黯淡的出口前景可能会转化为企业盈利下滑和信心降低,从而抑制对出口导向产业的投资欲望。

      通胀风险明显降低

      中国的通货膨胀风险很可能会因全球经济的衰退而明显降低。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定价能力将受到经济衰退的负面影响。以中国为例,当外部需求减弱时,中国制造商往往会转向国内市场以促进销售。国内市场的供应增加将进一步舒缓通胀压力。

      中国过去的经验表明,出口增长的大幅度降低会造成严重的通货滞胀/通货紧缩。

      最近几个月内,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增长速度确实已经发生了大幅度下降,如果2009年的出口前景更加疲软的话,这种趋势可能会延续。

      此外,一直高企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也可能已经见顶。最新的9月份PMI(投入价格指数)已急剧下降。国际商品价格已经开始从顶部下滑。中国贸易条件的这种改善将增加已受到疲弱需求牵制的通胀抑制压力。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