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经济寒流中自主品牌逆风飞扬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 确定
- 1W20步进罗拉车的十八般武艺
- 2杰克“野狼团”徒步登山,练体魄,强意志
- 3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 4协会调研宁波、东阳、吴江三地零部件骨干企业
- 5东部产业园2020年全国部分优秀经销商代表领袖故
- 6以技术链接未来,百联携重点产品亮相CHIC秋季展
- 7缝制设备行业一周热点回顾(9.21-9.27)
- 8徐州——天慧:拼命缝机人
- 9秋天的第一坛老酒送来节日的祝福
- 10中捷开展消防急救实战演练,你学会了吗?
首站告捷!全国缝制机械维修职业技
企业好比经济体中的细胞,一次危机就是一次择强汰弱的进化。面对近期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动,那些被各种优惠政策“宠大”的企业活力渐失;而坚持自主研发创立品牌的企业出口却不降反增,拥有了更多的市场自主权。
无锡一棉厂李光明:“越是困难的环境,往往越能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化解危机不能光靠找政府要优惠,研究市场练好内功才是最好的办法。”
“无锡一棉厂的前身是民族实业家荣德生百年前创办的纱厂,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最大财富是百折不挠的精神。”无锡一棉厂厂长李光明说:“金融风暴导致国际市场萎靡,有的企业消极等待,不再往外派销售队伍和采购队伍了,但我们厂今年派人轮流去欧洲找客户,采购人员去新疆上门采购棉花。前3个季度虽然利润有所下降,可销量没有减少,并成为欧洲顶级纱线企业全球最大供应商,品牌影响力在扩大。”
李光明说,纺织行业大约7-8年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本轮周期始自2000年,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后,目前已回落至低谷,低谷期与金融风暴相互叠加,纺织企业十分困难。今年以来,无锡一棉厂从三个方面努力提升层次:
第一是用尖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今年完成国内最大的紧密纺基地建设,拥有48万锭紧密纺纱产能。目前,企业一个车间一年生产的细支纱相当于月球到地球之间距离的4000倍,而消耗的棉花资源平均只有国内同行的1/3。同时,一棉厂聘请欧洲一流公司完成了全流程信息化改造,质量检验从以往的成品事后检验变成现在的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第二是用先进的管理提高劳动效率。通过多年来不断学习运用美国、日本等地先进纺织企业的管理经验,今年无锡一棉厂万锭用工已降至26人,是国内平均用工水平的1/5。第三是积极开拓欧洲高端市场。无锡一棉厂75%的产品靠出口,主供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是国内最早开拓欧洲市场的纺织企业之一,目前已经成为意大利多家著名品牌的原料供货商,被意大利客户列为世界5家高档纱线顶级品牌之一。今年以来,无锡一棉厂派出多批人员走访欧洲客户,开发出大量新客户,同时进入了东欧市场。
“我相信困难过后,纺织业会迎来自己的春天!”李光明说。
江阴申澄实业董事长马建忠:“企业就像一棵树,培育新枝、剪掉枯枝,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才有机会枝繁叶茂。申澄实业不断开发出客户需要的新产品,产品始终受到青睐。”
与一些纺织企业门可罗雀的情形不同,在江阴市纺织面料生产企业申澄实业的办公楼内,生产设计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工作,厂区内车辆进进出出。该公司董事长马建忠说,公司产品主要出口美国,2007年销售6亿元,利润7%,高于同行业。2008年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和利润都增加了,从目前客户下订单的情况看,明年的生产都忙不过来。
马建忠说,我国的纺织行业以前凭借的是工业基础优势取得市场,因为国内成本远远低于国外成本。但开放的市场会带来充分的竞争,经过多年的国际竞争,国内企业的成本优势已不明显。此时,需要拓展产品的价值空间,打好市场基础和研发基础,这就好比为企业这棵大树培育新树枝。
申澄实业以往委托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地的贸易商来做销售,没有自己的品牌,而这部分开支占企业成本的20%-30%;过去靠委托科研机构来做研发,也占去一部分成本。近几年,通过培育企业自己的国际化营销队伍和研发团队,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赢得了市场主动权,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3%,而国内纺织行业平均水平只有0.2%-0.3%。
[1] [2]
无锡一棉厂李光明:“越是困难的环境,往往越能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化解危机不能光靠找政府要优惠,研究市场练好内功才是最好的办法。”
“无锡一棉厂的前身是民族实业家荣德生百年前创办的纱厂,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最大财富是百折不挠的精神。”无锡一棉厂厂长李光明说:“金融风暴导致国际市场萎靡,有的企业消极等待,不再往外派销售队伍和采购队伍了,但我们厂今年派人轮流去欧洲找客户,采购人员去新疆上门采购棉花。前3个季度虽然利润有所下降,可销量没有减少,并成为欧洲顶级纱线企业全球最大供应商,品牌影响力在扩大。”
李光明说,纺织行业大约7-8年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本轮周期始自2000年,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后,目前已回落至低谷,低谷期与金融风暴相互叠加,纺织企业十分困难。今年以来,无锡一棉厂从三个方面努力提升层次:
第一是用尖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今年完成国内最大的紧密纺基地建设,拥有48万锭紧密纺纱产能。目前,企业一个车间一年生产的细支纱相当于月球到地球之间距离的4000倍,而消耗的棉花资源平均只有国内同行的1/3。同时,一棉厂聘请欧洲一流公司完成了全流程信息化改造,质量检验从以往的成品事后检验变成现在的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第二是用先进的管理提高劳动效率。通过多年来不断学习运用美国、日本等地先进纺织企业的管理经验,今年无锡一棉厂万锭用工已降至26人,是国内平均用工水平的1/5。第三是积极开拓欧洲高端市场。无锡一棉厂75%的产品靠出口,主供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是国内最早开拓欧洲市场的纺织企业之一,目前已经成为意大利多家著名品牌的原料供货商,被意大利客户列为世界5家高档纱线顶级品牌之一。今年以来,无锡一棉厂派出多批人员走访欧洲客户,开发出大量新客户,同时进入了东欧市场。
“我相信困难过后,纺织业会迎来自己的春天!”李光明说。
江阴申澄实业董事长马建忠:“企业就像一棵树,培育新枝、剪掉枯枝,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才有机会枝繁叶茂。申澄实业不断开发出客户需要的新产品,产品始终受到青睐。”
与一些纺织企业门可罗雀的情形不同,在江阴市纺织面料生产企业申澄实业的办公楼内,生产设计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工作,厂区内车辆进进出出。该公司董事长马建忠说,公司产品主要出口美国,2007年销售6亿元,利润7%,高于同行业。2008年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和利润都增加了,从目前客户下订单的情况看,明年的生产都忙不过来。
马建忠说,我国的纺织行业以前凭借的是工业基础优势取得市场,因为国内成本远远低于国外成本。但开放的市场会带来充分的竞争,经过多年的国际竞争,国内企业的成本优势已不明显。此时,需要拓展产品的价值空间,打好市场基础和研发基础,这就好比为企业这棵大树培育新树枝。
申澄实业以往委托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地的贸易商来做销售,没有自己的品牌,而这部分开支占企业成本的20%-30%;过去靠委托科研机构来做研发,也占去一部分成本。近几年,通过培育企业自己的国际化营销队伍和研发团队,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赢得了市场主动权,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3%,而国内纺织行业平均水平只有0.2%-0.3%。
[1] [2]
共0条评论
热点新闻
视觉焦点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
W20步进罗拉车的十八般武艺
都在说工厂 阿里1688产业带跟
杰克“野狼团”徒步登山,练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