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诉日落复审救得了中国鞋业吗
抗辩反倾销并不只是对于中国制鞋企业才有意义,如果欧盟这次赢了,那下次在服装行业,食品行业等其他任何一个他们竞争不过我们的行业领域,都有可能找各种借口,以反倾销的名义,严重损害我国各经济产业的正当利益
2008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中国以及越南产皮鞋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日落复审”。
与两年前原审调查不同的是,今天的中国鞋企彻底进入了寒冬期。除个别实力雄厚的企业外,更多的中小鞋企都在为温饱问题挣扎,而国际维权这种关乎面子的小康问题似乎已经不在他们的视野范围内。
有这种想法的企业很正常,但这是错误的。本次日落复审中方首席应诉律师、有“中国反倾销第一律师”之称的蒲凌尘,高举应诉大旗摇旗呐喊的奥康集团行政管理中心邓燕飞都持此观点。
寒冬期该应诉吗?
蒲凌尘认为,不管环境怎么恶劣,都不应当影响反倾销的应诉。尤其是我们国家在上一次原审应诉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有人认为,原审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皮鞋及童鞋征收为期两年的16.5%的反倾销税,这是一个输局,甚至有的企业因为没有得到市场经济地位认定,也将原审视为败局。但是蒲凌尘指出,对结果的评判不能看哪家企业获得了什么样的结果,而要看整个行业。
上次原审的结果达到了以下几个目的:第一使得正常的五年措施缩减到两年,第二从原来比较高的税率措施降低到了16.5%,第三在欧盟内部产生了不同的声音,有部分成员国认为对中国采取的措施没必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审应诉是成功的。事实上,商务部也将原审应诉当作反倾销应诉的成功案例在推广。
日落复审给中国鞋企提供了一次彻底翻身的机会,放弃等于半途而废。温州市鞋革协会秘书长谢蓉芳也表示,这次复审对温州鞋企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错过会后悔的”。
而邓燕飞则表示,正因为是寒冬期,中小企业才更应该去应诉。他分析,“如果不取消反倾销论,则中国皮革业巨头只能转以内销为主,这样国内市场份额就要被这些巨头瓜分,中小鞋企是无力同他们竞争的。如果取消,则很多巨头会想着做强做大国外市场,对内市场反而会放松出击的力度,将国内市场更多份额让出来给中小鞋企,中小鞋企才又多了一件‘过冬’棉袄。”
此外,与一个国家发动战争转移国内危机的道理相同,邓燕飞指出,现在我们中国鞋企进入了“危机”,当这种危机不好解决或解决不了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考虑发动“对外战争”,争夺国际市场转移矛盾和危机。当然,我们不能发动真正的战争,但现在欧盟已经燃起导火索,我们的回应就是“抗辩之战”。
不仅是制鞋行业,邓燕飞还希望其他行业的企业家们也能意识到抗辩反倾销的重要意义。如果欧盟这次赢了,那下次在服装行业、食品行业等其他任何一个他们竞争不过我们的行业领域,都有可能找各种借口,以反倾销的名义,严重损害我国各经济产业的正当利益。
因此,邓燕飞呼吁中国企业家发挥在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一条心的精神,积极参加和关注抗辩反倾销。
沉默的大多数
尽管蒲凌尘和邓燕飞一致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应诉,但是他们也都承认寒冬期的到来多少会影响到应诉企业的积极性。
欧盟委员会宣布“日落复审”消息四天后,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皮革协会、广东、福建和浙江温州三地鞋革行业协会即召开协调会呼吁中国鞋企应集体行动,全力以赴赢得复审,彻底“打落”日落复审,取消16.5%反倾销税。
但中国鞋企对此的反应却是冰火两重天,以奥康、康奈、东艺、泰马等鞋业龙头为代表的鞋企高举应诉大旗振臂高呼,而更多的企业却冷眼以对,典型的例子就是截至10月12日,中山仍无一企业申请抗诉。
目前虽然还没有本次应诉企业的具体数字,但是本次涉及鞋企1000多家,实际应诉企业能否超过原审应诉的163家,蒲凌尘对此不是很乐观。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确定的是中国鞋企还是沉默者占了大多数。
蒲凌尘将企业在反倾销中的心态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坚决要打,第二种是赌的心态,第三种是观望,最后一种干脆是逃避。前两种是会参加应诉的企业,但是抱着赌一把心态的企业难以获得成功,后两者一般不会参加应诉,这就形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