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上调“寒冬”里吹来一阵“暖风”
单一的利好政策并不能保证企业完全化解危机、转危为安,但此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今年以来,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一直在热议“过冬”,而金融海啸的出现更是让行业龙头企业或倒闭或濒临危机的消息变得越来越密集。
短短的20多天时间里,从绍兴印染业老大江龙控股倒下到国内PTA巨头华联三鑫停产,再到香港老牌服装连锁店佑威国际被清盘。业内人士称,纺织行业的衰退和危机正从升级阶段迈向全面爆发阶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纷纷寄望于政府救市。
10月2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从11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3%提至14%。
政府出手迅速
这次大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仅比本年度8月1日调整过的出口退税率上调了1个百分点,幅度比之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商务部提交的建议方案都要小。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足以说明政府挽救出口企业的决心。
与之前传言四起后的漫长等待相比,此次退税政策出台的速度之快更令业界惊讶。
“虽然,政府多次表示要调退税政策,但是,没想到这次政府的动作会这么迅速。”广东省东莞市一家外贸企业的负责人在听到出口退税上调之后,非常兴奋。
对于政府出手如此之快,郭田勇的解释是,其实,在传闻开始之时,政府的相关机构已经多次组织专家去企业调研,对于企业的很多情况都了解得比较清楚,知道出口企业的经营惨状,感觉到必须尽快出手。
两部委负责人在解释退税原因时也表示,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大幅下滑,进口需求回落,必然会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若不采取措施,预计今后出口还将下滑,出口企业困难进一步增加,这会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近日,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已指明四季度工作安排,其中包括要调高服装和纺织品的出口退税,一方面说明中国目前外贸形势比较严峻,再次动用行政手段提高出口退税,属于“非常时期的无奈之举”。
我国当前是“出口拉动型”格局,出口创汇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至少未来5-10年内不可替代。不仅如此,从企业角度来看,大批出口型企业不可能在短期内转向内销市场,出口企业倒闭将会带来大量的失业工人,这是政府不愿看到的事情。“这就是国家进而开始政策扶持的原因所在。”
短期利好
“在美国金融海啸蔓延之际,大家就普遍预计,在第104届广交会上,纺织服装成交有可能出现异常的惨淡局面。”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表示,“在行业内极度悲观的情况下,政府伸出援手,这显得尤为珍贵。”
李建华透露,在得知出口退税上调的消息后,公司紧急召开了研讨会商讨广交会产品报价调整事宜,外商核实消息的电话也是不断。
和李建华一样,不少纺织服装企业负责人流露出了兴奋之情。
“提高1个百分点也是好事,起码我们可以稍稍喘口气了,在广交会上的接单也更从容了。”爱伊美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是表示。
“一年之内先后两次调整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充分表明政府已认识到行业面临的重重困境,政策对行业的呵护意图明显。”专家表示,“此次出口退税率的上调给大量濒临倒闭的出口纺企提供了喘息的机会,救急的作用更显著。”
“过去接不了的订单可以接了,出口规模有望扩大、企业收益也会增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今年8月纺织行业上调2%的退税率,分摊到国外客户、贸易商和生产商3个环节中,每一家所占比例不大,这次再次上调1个百分点,可以进一步增加企业收益。
本次出口退税调整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纺织服装产品,“普调”显示出国家对纺织出口形势的判断和扶持外贸的决心。
“短期看,本次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对行业利润和出口将产生直接的正面影响,特别是对大量涉及本次调整品种的濒临倒闭的出口型中小企业而言,救急的作用更显著。”东方证券纺织服装行业资深分析师施红梅指出,按照静态测算,出口退税率上调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将企业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1%直接转为利润。
长期难解困
不过,对于此次多数纺织品服装仅1个百分点的退税率上调幅度,大多受访者表示,对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效益推动不明显,只是反映了政策导向,“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厦门富尔泰服装包袋有限公司是一家出口型企业,产品主销欧美,其总经理叶培坤表示,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欧美国内市场需求萎缩,居民消费指数严重下滑,买家态度趋于保守,这使得明年厦门的纺织服装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目前已经是有没有办法继续生存的问题了。”叶培坤说,作为一家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能够在今年这种不利环境下活下来就算不错了,不敢再奢谈盈利。
不少研究机构认为,退税率上调只是部分缓解人民币升值、成本上涨的压力,与行业整体出口和利润增速的快速下滑相比是杯水车薪,难以扭转出口增速下滑、利润下降的局面。 “再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在业界预期之内,但是上调幅度如此之小令人意外。”国金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张斌直言。
在他看来,纺织行业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来自外部特别是欧美的需求下降。即使退税率上调到17%,也无法改变欧美市场需求减弱的趋势。
同时,此次调整有可能形成企业过于依赖政策的习惯。国家希望通过上调退税率实现“准确扶持”,但实际效果更可能是短期的。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