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泉州鞋企遭遇“灰色清关”

        11月初,俄罗斯中国闽南商会相关人员和泉州市相关领导等一行7人远赴莫斯科。是什么事,让闽南商会与政府部门联手行动呢?原来,两个多月前,也就是9月11日,俄罗斯总检察院派出上百名特警,以打击“灰色清关”为由,查封了莫斯科阿斯泰(ACT)市场在内的8大仓库。其中,就包括价值4亿美元的泉州鞋服。此次,他们远赴俄罗斯就是为了与俄方商讨中国货遭俄罗斯查封的事宜。

        9月11日晚,俄罗斯官方以打击“灰色清关”为由,对莫斯科的阿斯泰(ACT)市场进行突击检查,查封了华商在仓库里的鞋、服装、袜子等日用品,货物价值大约21亿美元。日前,记者联系上了俄罗斯中国闽南商会会长王槐铁。他说,在阿斯泰市场做生意的华商几乎每个人都有损失,其中泉州有100余家牵涉其中,涉及金额价值约4亿美元。

        如今,被查封的8大仓库门口,每天都有特警轮班值勤。遭查封后,泉州市相关部门马上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应对。王槐铁说:“目前货物还不能动,情况不明朗。”相关人士担忧,一旦俄方拒绝归还查扣物资,企业形成巨额损失,或将直接牵连到泉州本地的制造企业。

        查扣事发突然涉及泉商100多家

        查扣事件发生在9月11日,当时许多在俄经商的泉州人都已回到国内准备过中秋节,王槐铁那时也在泉州的家中。“太突然了!这好比挨了一记闷棍,我们出口的鞋也是交了税才进去的。”在俄经商10多年的王槐铁如此形容他接到莫斯科电话时的反应。

        事后,王槐铁了解到,这场风暴是由俄罗斯总检察院牵头,出动了大批警力突袭查封莫斯科阿斯泰市场(ACT)的所有仓库,税警还没收了华商在该市场内银行保险箱里的钱财。阿斯泰市场是俄罗斯最大的日用品批发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里就汇聚了包括泉州鞋服经销商在内的大量中国商人。据初步统计,遭查封的中国鞋服等产品,有五六千个集装箱,货物价值约21亿美元;其中100余家泉州鞋服经销商牵涉其中,价值约4亿美元。

        与以往不同,这次是俄罗斯国家层面在打击灰色通关。俄罗斯联邦总理签署命令,禁止外国人在售货摊位和市场从事零售工作(即禁商令)。虽然“禁商令”早在2007年4月已生效,但在俄罗斯国内也有争议,所以一直没怎么执行,以至于中国仍有很多商家在俄境内继续沿用“灰色清关”的方法。

        这次查扣事件涉及国内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四川等省的2000多家企业,是有史以来被查封金额最大的一次。王槐铁说:“这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格,规模也大了好几十倍,在俄中国商人损失很大。”

        王槐铁介绍说,按通常的做法,货主和清关公司签一份运输协议,由清关公司负责把货物运到货主在俄罗斯的仓库,相关的通关手续及费用,都打包给清关公司,包含在运输费用里面,即“包机包税”、“包船包税”。

        目前,一个集装箱货柜走船运从泉州到莫斯科,费用大概要10万美元。但这种通关方式产生的问题是,货主拿不到进口清单、报关凭证等。因此,一旦俄权威部门前来检查,就可能因无法提供海关有效文件而导致货物被查抄。“大家也都在考虑,今后要走正规清关的渠道。”王槐铁说,“联合泉州的企业成立一家公司,以符合俄现有政策手续报关。”

        多次出面交涉有关部门积极奔走

        得知消息当日,王槐铁马上召集了一些在泉州的商会成员开会研究,并形成书面材料提交至泉州市政府。市政府和外经贸部门获悉后非常重视。王槐铁介绍:“当晚,泉州市政府将事况汇报商务部,并派一名副市长全面负责协调此事。

        9月15日,刚过完中秋节,王槐铁随即动身赶往北京。同时,他还联系到同样在俄遭查扣的温州和义乌两地的商会负责人,邀约共同赴商务部和外交部陈情。此后,泉州市分管外经贸的陈荣洲副市长、市外经贸局郑金福副局长等都先后赴京,协助泉州企业处理此事。

        据王槐铁了解,由于此次查扣涉及金额重大,中国官方对此高度重视。除了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多次出面交涉,9月底国务院还派出由外交部、商务部、公安部和海关总署等部委组成的工作小组赴俄罗斯谈判,希望能将在俄华商的损失减到最小。但到目前为止,双方的谈判仍无结果。10月10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曾给闽南商会发来传真表示,俄方承诺,案件审理期间暂不拉货。

        俄罗斯中国闽南商会常务副会长蔡衍添介绍,11月1日,泉州市相关领导带领王槐铁等7人启程前往莫斯科,与俄方进行谈判,希望能将在俄泉商的损失减到最小。目前,牵涉其中的泉州企业都在焦急地等待处理结果。“接下来还要举行谈判,我们相信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总是能把损失降至最低吧。”

        货物若难以要回或将波及本地制造业

        有业内人士表示,涉及泉州的100余家鞋服企业,大部分是中小规模的企业,一旦事件朝不利方向发展,一些规模较小的鞋厂可能会因此遭受重创,甚至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

        王槐铁介绍,现在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手续问题。俄方不仅要求有正规的通关手续,还要求必须有与阿斯泰市场仓库的租赁合同,在当地注册成立一家公司,聘请俄罗斯人出任会计师、会计等手续。这对从小生意开始做大的泉州商人来说,难度非常大。

        而让不少业内人士担忧的是,在俄经商的泉州老板,多是以鞋服贸易为主。他们借助泉州本地鞋服制造产业的优势,下订单给本地企业生产,再发往俄罗斯销售。据王槐铁保守估计,至少有上千家的鞋服企业为俄罗斯贸易做生产配套。一旦下游的贸易商因为这场风暴,无法要回被查扣的物资,或因此错过销售良机,最终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很可能直接影响到上游的生产制造企业。

        目前有关谈判仍在继续,21亿美元的货物依旧被封存。“不过,要回这批货物,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或许,最后补交一些关税就能要回来。”王槐铁认为,现在中国国力日渐强盛,在国际社会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政府也在尽力帮助企业,让企业都看到了希望。

        尽管有一些泉商在本次事件中受到损。

        这些“清关”公司与海关官员联手,将整架飞机的货物以包裹托运的关税形式清关,比正规报关关税要便宜一半多。这种清关方式后来又被推广到海运、铁运和汽运,相对于正规报关,被统称为“灰色清关”。这些“清关”公司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后,以各种形式办理清关手续,比如改换商品名称、以多报少、高值低报等,从中获利。而交了税的中国货主,却拿不到任何报关凭据,这为日后查抄事件埋下苦果。

        “灰色通关”成为一些商人避税、官员腐败的温床,俄罗斯前总统、现总理普京曾誓言打击并确实做了很多工作。然而每次打击,最受伤的总是中国商人,一位在俄的温州商人无奈地说,我们想通过正规通关,却发现自己已处在“腐败官员、黑色势力”编制的庞大网络中,“想改邪归正都很难”。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