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未出现大规模企业倒闭现象
近来国内外一些媒体报道了珠三角等地不少企业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经营困难及民工提前返乡等情形。不过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珠三角并未出现大规模企业倒闭现象,同时,要辩证看待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给国内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珠三角以对外接单、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带来了影响,不少企业遭遇了资金紧张、订单减少、开工不足等现象。不过珠三角并没有出现企业倒闭潮。从统计数据看,今年1-9月,广东全省关闭企业5.6万家,但新开业则达9.2万家,新开工企业数量是在增长的。但关闭企业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新开工企业数量与去年持平。
东莞厚街镇党委书记黎惠勤认为,从产业规律看,目前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许多加工贸易企业是上世纪80年代从我国香港、台湾等地转移过来的。当时低端产品在这些地方已无优势,借助中国内地劳动力价格和成本优势,这些产业的生命周期得以延续了30年。现在如果这些企业还在用上世纪80年代的思维、技术维持生产,说明珠三角没有进步。要把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当成契机,下决心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认为,金融危机虽然给企业生产带来了困难,但也帮助企业扩大了视野,增强了主动出击的动力。过去珠三角许多企业眼睛只盯欧美市场,忽视国内市场,而这次欧美市场受到的影响最大,但许多提前实施多元化市场策略,开拓中东、俄罗斯等市场的企业就规避了风险。此外,目前珠三角一批企业正在加快对内销市场的研究和拓展,这也将有助于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此外,乐正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出现了物价快速上涨的情况。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了理顺价格体系、使经济发展进入健康发展轨道的机会。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次金融危机进行相应调整,使煤、电、油等能源及各类生产原材料价格回归到合理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