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造成金融市场的“黑洞效应”,对投资者信心、金融信用、资产效应到实体经济带来重挫,并且直接影响到中国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和中国的低端产业和产品,继而直接影响到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贸易,更影响到纺织服装产业和企业的资金链、产业投资和资本运营。

      “猫冬”还是“转移”

      针对纺织服装产业和市场出现的一些问题,一些企业和市场人士提出了“猫冬”的应对策略。但是,这个“冬天”到底会有多长,人们并不完全摸底,怕的是“冬天”过去“春”没来,失去调整好时机。究竟如何分析纺织服装产业和市场面对的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纺织服装产业在世界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就已经出现产业结构性问题,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预示着东南部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制造成本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同时,人民币汇率的不断趋升正在逐步吞食早已微薄的利润,给纺织服装商品的出口留下了长长的阴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汇率的上升趋势还在不断延续。据专业机构分析,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化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形成,人民币的汇率出现机制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此下去,纺织服装全行业的产业目标和市场调整迫在眉睫。纺织服装商品也许会象建筑材料、食品一样,不再是我国主要出口的贸易品种,那些以出口贸易为主体的纺织服装企业将面临新的市场考验。加上成本和市场方面的问题,纺织服装产业不只是一个“猫冬”的问题,而是需要站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重新评估纺织服装产业的价值体系和市场形成机制,把产业结构性调整放在如何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实现产业和市场的战略转移的重要地位来思考。

      结构问题突显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依据纺织服装产业特点划分为产地型市场和集散型市场,形成了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市场格局。即,产业集群对产地型市场、产业集群对集散型市场。由于纺织服装产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形成了纺织服装产业与市场的高度集中。这种格局在以卖方市场为主、出口贸易为主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但随着纺织服装国际市场的变化,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高居不下的情况下,这种“前店后厂”式的产业与市场格局显然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要。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带来阵痛,但从纺织服装产业和市场的高度分析,新的结构调整将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和市场转型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目前,东南“五省一市”纺织服装产值、企业、市场等各项指标占全国的比重均已超过了86%。在中国东南“五省一市”,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围绕这些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的投资很多都属于出口导向型,如果出口前景变得黯淡,很多与出口贸易相关的市场力量所推动的高投资将迅速消失。目前,中国有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果按照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比重计算,至少有近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由纺织服装商品的出口而换取的。一旦美元发生50%的贬值和风险,意味着我们全行业劳动成果的50%付诸东流。

      首先,从出口产品结构看,纺织品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30.8%上升到2005年的37.4%,其中纺织品出口147亿美元,服装出口256亿美元。如果出口贸易受阻,这些商品势必会流回到国内市场。以往,一些纺织服装企业以外销自居,对内销市场不屑一顾,对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更是嗤之以鼻,现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也将成为新的销售平台。市场的商户和商品结构将发生新的变化。

      其二,外向型纺织服装专业市场需要进一步调整。目前,不同类型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义乌市场等,外向度高达50%以上,受到的市场影响会相对严重。而东北的一些集散型市场,比如沈阳五爱市场、哈尔滨红博市场等,其受到金融危机和产业调整的影响不大。因此,南北之间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之间的调整和转移也将展开,为新一轮的市场整合和对接创造了条件。

      “内需时代”来临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世界经济的衰退,世界经济将迎来“亚洲时代”,中国经济将迎来“内需时代”。

      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最大出路就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将成为未来纺织服装长期发展的战略。我国国内市场消费目前开始出现了三个亮点:一是社会消费增长达到13.7%,首次超过GDP10.7%的增长水平;二是农村消费实现了绝对值和增长速度的双突破,成为推动纺织品市场内需能量释放的一个新平台;三是我国城市化已从2000年的36%提高到2006年的48%以上。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内需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66.8%提高至2006年的73.1%。

      近年来,随着营销渠道变化和新型业态的出现,纺织服装由过去单一的百货商场,逐步发展成为专业服装市场、大型超市、服装专卖店、百货商场等业态共存的市场结构;在农村市场,由过去主要依靠集贸市场逐渐转向集贸市场和专业服装店共同发展的局面。纺织品、服装的营销方式也由传统的面对面销售,发展到电子商务、网上贸易(B2B、B2C、C2C等)等新型经营方式开始进入,经营模式、营销手段更趋向于多样化。事实上,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没有农村居民需求的提升,扩大内需进而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缺乏现实性。正是农村的发展带动了纺织服装批发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农村全面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为扩大内需提供了政策保障。按照《决定》目标,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今年翻一番的目标,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这将全面启动农村的消费市场,开创了中国农村城市化的新纪元。应该说,随着农业商品市场化、农村建设城市化、农民土地资产化,10亿中国农民的消费市场将成为纺织服装市场拓展的新领域,而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也将成为连接中国亿万农民最大的平台。

[1] [2] 
  • 相关阅读
    1.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都在说工厂 阿里1688产业带跟犀牛智造什么区别?
      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东部产业园2020年全国部分优秀经销商代表领袖故里韶山红色之…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