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印染企业倒塌前后
江龙集团资金链断裂,董事长夫妇携巨款潜逃途中被捕
江龙集团被舆论塑造为中国制造业危机中的新牺牲者。其实,尽管受累于出口形势不景和美国资本市场断流,但江龙集团落到今日田地,实属贸然扩张、短融长投、高额举债所致
10月17日,江龙集团董事长陶寿龙在“人间蒸发”两周之后,与妻子严琪被绍兴警方在广东抓获。据江龙集团内部人士透露,陶寿龙夫妇现被关押在绍兴县看守所。此前,外界一度传言,陶氏夫妇已经由香港逃到迪拜。
江龙集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印染企业,2006年于新加坡上市。两周前,该公司突然传出“资金链断裂、老总出走”的消息。
10月3日下午2时30分,陶寿龙的秘书费冬生接到陶的电话,陶说:如有人找,就说董事长外出开会。此后,陶的手机一直处于呼叫转移状态,而他及妻子严琪两人自此人间蒸发。
一战成名
年仅43岁、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的陶寿龙在当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奇人物。
2000年初,陶寿龙和妻子严琪怀揣8000元钱,到浙江绍兴打拼。他投靠到当地颇有实力的南方集团旗下,从外贸业务员做起,仅用了3年时间,就当上了南方集团负责外贸营销的副总裁。
很快,陶寿龙开始自立门户,成立了百福进出口贸易公司,2003年,他又创办浙江江龙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即江龙集团的前身。很快,江龙公司因其过人的贸易出口量,迅速蹿红,跻身于当地纺织出口大户。
但陶寿龙并不只是埋头拉单做贸易,他很懂得借力——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自己加速度扩张,这也是他区别于众多绍兴本地企业家的过人之处。2006年,陶寿龙终于迎来了人生顶峰。
这一年,陶寿龙的公司江龙印染在新加坡淡马锡与日本软银的协助下,于9月7日在新加坡正式上市。陶寿龙得以一战成名。首战完胜,陶寿龙开始飘飘然。
据江龙集团的一位高层回忆,江龙印染上市后不久,一次在酒桌上,有人无意间提起了陶寿龙的老东家、曾对他有过知遇之恩的南方集团,醉意醺醺的陶听后立马一拍桌子:“南方算什么,我明天就能收购它。”
出乎大多数人意料,这并不是陶的酒后戏言。几个月后,陶决定以承债的方式收购南方集团下属的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南方科技债务总额高达约4.7亿元,而其资产主要是位于绍兴县柯北工业园区250亩的厂房、机器设备以及一栋6层的办公楼。此次收购后,陶寿龙的生产规模扩大了2倍,但也让他身背了约4.7亿元的巨额债务。
但陶寿龙并未停止自己的脚步。在他相继将方圆制造、百福服饰纳入江龙集团旗下之后,他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而陶寿龙也将主要精力,从江龙印染转移到南方科技。
2007年5月,太湖流域爆发了大规模蓝藻污染,太湖沿岸一些具有宽幅生产能力的纺织印染企业纷纷停产。陶寿龙从这里看到了机会,他立即决定上马利润丰厚的3.6米特宽幅生产线,而此时,绍兴绝大多数纺织企业的生产线都是1.5—1.8米的窄幅生产线。
几个月后,陶寿龙斥资2亿元,从国外一次性引进了11条特宽幅生产线。当时,在整个中国总共也只有31条特宽幅生产线。尽管投入巨大,但此时江龙集团的经营风险仍然可控。据江龙集团外贸部经理高卫良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江龙集团实现贸易额近8000万美元,领先于国内的纺织企业。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陶寿龙决定将南方科技推向纳斯达克的决策之后。
豪赌上市
在南方科技上马特宽幅生产线之后,陶寿龙决定拷贝江龙印染境外上市的成功经验。这一次,他把目光瞄准了纳斯达克,他的想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兵贵神速。经过多方选择,陶寿龙很快选定了与麦道理投资公司合作,由后者负责为南方科技在纳斯达克上市提供服务。
2007年11月3日,陶寿龙与麦道理投资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约定,麦道理投资公司帮助南方科技在2008年10月30日之前登陆纳斯达克。南方科技为此必须确保2008年年利润不少于2亿元,且2008年第一、二季度的利润增长要在30%以上,以达到上市要求。
但对南方科技而言,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前陶寿龙测算,即使南方科技的11条特宽幅生产线能全部上马满负荷生产,一年的利润也仅为1亿元。但事实上,从2007年10月底陆续投产的特宽幅生产线,只有5条生产线在运转。
但此时陶寿龙已经别无选择。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在短时间内做大南方科技的利润。为此,他要求财务人员将江龙集团下属其他公司的贸易额尽最大可能做进南方科技的账户内,以“提升”南方科技的利润水平。
而此时,收购南方科技和上马特宽幅生产线所遗留的债务压力开始显现。对纺织行业而言,银行的多数贷款都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几乎没有长期项目贷款,其最长贷款期限为1年。对陶寿龙而言,这就意味着大量的银行贷款将在2008年内到期,通过正常途径新增贷款几乎已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