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地下钱庄成企业“绞刑架”
飞跃倒闭、江龙非法吸储……今年以来国内不少大型民营企业深陷困境,但每一家陷入困境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同样的融资难问题。在正规渠道融资不畅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资金饥渴,困难企业或者无奈得套上了地下钱庄的高利贷绞索,或者落入了非法吸储的陷阱。
此前,浙江江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公司当家人陶寿龙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但这次不是因为公司业务再次大幅扩展,而是因为非法吸储。11月23日绍兴县人民检察院分别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涉嫌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批捕了陶寿龙夫妇。
江龙控股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印染龙头企业,2007年还曾获评中国棉纺、化纤印染50强企业。但这样一家企业突然陷入困境,在让舆论为陶寿龙扩张过去扼腕叹息之时,企业融资难的痼疾也同样再受重视。
检方披露,2007年12月至今年7月间,江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的陶寿龙,因公司流动资金不足,银行贷款收缩,到期的贷款无法转贷等原因,指使公司人员和朋友,以6%~9%的高额月利率公开向多名个人和多家公司、单位募集资金,共计达8000余万元,造成本金近7000万元无法偿还。
6%~9%的高额月利,即70%到100%的年利。看似非法吸储,陶寿龙实际上是陷入了高利贷陷阱。无独有偶,同样是在浙江,金乌集团也在今年深陷高利贷倒闭破产。据了解,金乌集团是义乌第一纳税大户。但今年企业当家人张政建失踪,随后爆出金乌集团在过去6年中借高利贷多达1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知情人称,其借贷月息从最初的3分一直涨到组后的1角5分。高利贷成为金乌倒闭的绞索。
和金乌一样,中国最大缝纫机制造出口企业飞跃也深陷倒闭传言,原因同样是资金紧张,贷款难求,最终转向了民间高利贷。据传其民间借贷额已经过亿,最终无奈寻求破产。
类似的是,当这些上规模企业陷入困境的时候,民间高利贷成为勒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回头看来,寻求民间高利贷缓解资金饥渴,无异于饮鸩止渴之举。
根据记者去年底赴浙江调查结果,在利率最高的短期拆借中,民间高利贷的拆借月利达到1角。这远远超过企业的盈利水平。不少企业都是为了缓解流动资金紧张而希望短期借用,但却往往不能按时还款而越缠越紧,最后在高利贷中窒息。
据了解,民间借贷大多以私人、亲朋好友借贷;企业之间相互拆借等形式存在;还有名目繁多的机构借贷,诸如投资银行、担保公司、台会或合会、投资公司、租赁公司以及典当行等。但一个共同特点是高利率,并且存在着交易隐蔽、监管缺位、法律地位不确定、风险不易监控,以及容易滋生非法融资、洗钱犯罪等问题。
浙江当地一位有借贷经验的人士透露,实际上不少高利贷的收息都是以暴力手段支持。不少难以还贷的企业家最终不得不心怀恐惧逃亡。
导致高利贷在江浙、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发达的原因在于,这些经济发达地区资金需求同样巨大,很多企业难以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得贷款。与此同时,上市的审批程序和门槛又太高,很多成规模企业已经达到海外上市条件却难以在国内上市。在此情况下,一旦在扩张过程中发生资金紧张,企业失去正规融资需求就频频发生借贷高利贷或者非法吸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