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退税降息“组合拳”效应浅析 ——缝制机械行业全面复苏尚需时日

       犹如寒风中吹拂的暖风,近期出台的众多利好政策,使正在“过冬”的企业感受到了久违的暖意。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灵活审慎调整的具体实施,尤其是调整外贸政策支持出口稳定增长,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与央行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等,是否会在短期内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力度究竟有多大等等,正在引起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仅就政策“组合拳”出台的背景意图及效应预期等,作一个粗略的分析。

         一、 利好频出意在驱寒

      在近百年罕见的金融海啸冲击下,我国央行采取连续降息的非常举措。中国人民银行10月29日宣布,自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样连同9月16日和25日分别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下调部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及9月9日和10月15日分别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在短短的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连续三度出手如此高密度的降息政策,可谓史无前例。

      几乎与此同时,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0月21日对外宣布,自2008年11月1日起,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共涉及3486项商品,大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其中部分纺织、服装和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缝纫机四类商品则提高到11%,这也是出口退税连续多年下调后的首次上调。降息退税“双剑出鞘”是一种清晰的政策宣示,宏观调整“组合拳”释放的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在这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年头里,宏观调控的基调已经悄然变化:财政政策正在由“稳健”转变为“积极”,货币政策已经由“从紧”转变为“适度宽松”。

      对经济运行趋势的判断是有充分依据的。美国次贷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并在继续恶化,造成中国的外部需求大幅萎缩,内部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速也在迅速降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表明: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实体经济已开始出现减速现象。GDP同比增长9.9%,近两年来首次放缓至个位数。同时,第三季度单季增速为9%,相比前两个季度,增速放缓有所加速。更值得担忧的是,沿海中小企业受人民币升值,外需减少,资金短缺等影响,生存日益艰难,部分企业出现倒闭。
    总之,金融危机对中国可能产生多大影响和波及还有待观察。在这种情况下,刺激经济,提振信心就成了必然的选择,“防通缩,保增长”已经成为第一要务。这些政策的出台充分说明,政府了解并高度关注企业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决策部门也及时灵敏地作出了积极的反应,对企业好比是雪中送炭。
     
      二、         下游产业乍暖还寒

      作为装备类工业,缝制机械行业与以服装行业为代表的下游产业有着极强的相关性。因此,在讨论近期众多利好政策将会给缝制机械行业带来什么的问题前,不妨先来观察服装行业的现状和趋势。

      其一,纺织品服装出口前景不明朗。除了因全球经济放缓引发外需疲软,以及成本比较优势较之亚洲其它国家减弱等不利因素外,还可能面临全球贸易壁垒高筑的风险。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连续6年超过20%的增长,而全球纺织服装市场年平均增长只有5%左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种快速增长很可能遭遇相关国家反倾销之类的贸易壁垒。

      其二,欧元贬值将严重影响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纺织品服装是中国对欧元区出口的主要商品,比例占到近30%,今年因欧盟取消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及需求旺盛等因素拉动,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第三季度开始欧元贬值,大环境明显恶化。据预测,英、德、法、意和西班牙等主要欧洲国家明年均将呈负增长,经济明显下滑。或言之,如同今年美国经济疲软是影响中国外需的主要因素一样,欧洲经济减速将成为明年包括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最大冲击。

      其三,对美出口可能继续走低。根据中美纺织协议,自2009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取消纺织品成衣出口配额。不过,由于从2001年起,中国在美国成衣市场的占有率已从15%提高到60%,输美成衣金额从65亿美元提高到320亿美元,增长约400%。由此,亚非和拉美17国联名致函美国政府要求继续监控我纺织品出口。另外,以劳联产联为支持背景的民主党政府执政后,尽管中美关系整体上将保持稳定发展,但发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会有所加大。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