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王吉万和他的“鞋道”

       与人一见面,王吉万总是下意识地、急急地先看看人家脚上的鞋,这人够特别吧?不过,当他目光对着你的时候,却是一脸憨笑。当话题一扯到鞋上,他立刻眼睛发亮,情绪高昂,亢奋不已。

        王吉万关注鞋,皆因他是靠鞋起家。
     
        在他眼里,鞋是文化的物化,是地理的载体。只要是世界品牌的皮鞋,他都耳熟能详。同一个品牌的皮鞋,只要产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他一眼就能辨别个八九不离十。说到其中的奥妙,他说,这都表现在鞋的“脸”上和“魂”上,产地的文化背景不同,生产出来的鞋就有不一样的韵味儿。

        作为亨达集团的创始人,王吉万是靠860元的本钱从家庭作坊开始创业的。1984年刚开始做鞋的时候,他压根儿没想到,20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家庭作坊会发展成全国皮鞋行业“十强”之一的龙头企业,他们的“亨达”商标会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他们的“亨达”牌皮鞋会成为“中国名牌”。他也没想到,他们的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四成以上还能远销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更让他不敢想的是,在日本的大商场里,“亨达”皮鞋居然会卖到折合人民币5000元一双的高价。

        如果不是做鞋,王吉万或许还只是即墨农村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绝不会像现在这样,以亨达集团董事长的身份,与世界顶尖级企业的决策人物坐到一起,洽谈合作,共谋双赢。如果不是做鞋,他也不会以大股东的身份,去参加法国国际品牌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会,讨论如何整合资源和开拓市场。

        做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企业到今天,我的贡献最小,因为我至今还没有学会做鞋呢,但我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学会领导做鞋。”

         1983年底,23岁的王吉万从部队退伍回乡时,他的妻子和妻弟、妻妹三个人都在村办皮鞋厂里工作,而且还全是关键技术、管理岗位上的骨干。一天,姊弟仨一商量,产生了“单干”的想法,可让谁来挑头呢?妻子首先想到了丈夫。

        王吉万的妻子鼓励他说:“路都是人走出来的。”

        其实,他很想自己踩出一条事业之路来,现在有妻子打气,他心里有底了,于是1984年,他毅然与一家人一道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一开始做鞋,王吉万一家人就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因为他们知道,没有质量保证,就会砸了饭碗。因此,鞋子一生产出来就被即墨市场上的商贩看中了。商贩们把鞋拿到市场上一卖,很下货,于是赶紧登门讨价还价,最后谈到20元一双,产多少要多少。王吉万一算账,20元一双,有一半的利润,就一口答应下来。开始,他们每天只能生产几双鞋,后来不断地招工、扩产,日产量达到几十双,几百双,可是产品仍然供不应求。不久,青岛的一些大商店也来进货。第二年,他们的产品就卖到了外省市场。

[1] [2] 
  • 相关阅读
    1.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都在说工厂 阿里1688产业带跟犀牛智造什么区别?
      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东部产业园2020年全国部分优秀经销商代表领袖故里韶山红色之…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