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让我有了职业”
“一年半的努力没有白费,培训让我有了职业,我现在完全能适应新工作,也不介意从最基层干起。”年轻的张娇娥如今已经是浙江斯菲特成衣公司样衣制作室的一员。2007年春季,初中即将毕业的她报名参加了乐清市大荆镇实验中学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基地的职业培训,一年全日制的课堂学习和半年的上岗实训后,她被实习的厂家正式聘用。
张娇娥告诉记者,她初中就读于大荆镇实验中学,初中毕业时,她看到学校的培训基地开设了没有门槛的“服装工艺”专业,就报了名,她说自己打算从低层做到高层,多花点时间慢慢学,服装设计制作是份很有意思的职业。
据了解,乐清市2007年春季招收的625位初中后全日制培训学生,到今年7月份基本毕业,其中510位学生已被相关合作办学的企业录用。今年春季,乐清市又招收869位初中后全日制培训学生。目前,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正在成为乐清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一大特色。
乐清市教育局职教成教科长王笃海介绍,乐清市目前的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日制的培训,时间一般为一年半,春季招生,指定柳市职业学校、雁荡山旅游学校、总工会职业学校等六所培训学校(基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企业用人需求状况和本校的专业开设情况,设立了模具加工、计算机硬件维修、财会、印刷包装等市场就业需求较大的专业,并建立了一对一,或对企业群,或对行业协会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实行订单式培养。如大荆镇实验中学分别与乐清市服装协会、乐清市印刷与包装协会进行合作办学,其中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被协会确定为校企合作企业,并将大荆镇实验中学2008级印刷与包装专业班级直接冠名为“金石班”。另一类是依靠社会力量办学,主要委托乐清春华教育集团开展组织培训。比起全日制的培养,这类培训时间更自由,课程选择也更丰富。
学校的“产品”是人才,企业是“上帝”。为此,各培训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加强了自身专业建设,添置了必需的实训设施设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如相关企业为大荆镇实验中学无偿提供了100多台平缝机、锁边机、熨烫机等服装加工设备和下脚布料,价值60多万元;金石公司为“金石班”提供了3套印刷设备,价值40多万元,为学校在专业教育教学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和实训平台。同时,学校对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等也作了及时调整,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如雁荡山旅游学校依托国家级风景区,采取主动走出校门、走进企业的方式,与宁波、台州、温州等地的多家四星级以上大宾馆大酒店合作,达到了实习与就业一体的目的。
“从2004年起,乐清就率先在我市开展提高农村预备劳动力素质的培训工程,近年来的培养工作其实是一种延续。”王笃海科长说。这项计划不仅获得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也获得了乐清各协会和企业的鼎力相助。乐清凡是贫困学生入学,全日制学校一律免去其所有学杂费,非贫困生得付50%的学费。而通过社会机构的培训,凡取得毕业证书或技能证书的每人可获得1000元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