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小鞋企新愁旧患缠身 如何未雨绸缪?

     “如果你夜里站在附近的山头往这里看,会发现不少厂房是黑着灯的,而在以前这些厂房夜夜灯火通明。”在鹿城工业区,温州查理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金商羽告诉记者。

        鹿城工业区是我市鞋企比较集中的一个工业区。消失的灯光正传递出一个信号——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让温州鞋业陷入了市场冷冬。

        业内人士心里最清楚,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一些企业停产、半停产状态已不再是秘密。不过,走过风风雨雨的温州鞋业,也并非经不起风霜。在市场“冷遇”中,他们追逐市场的热情一直没有消退。并且他们已从中悟出发展的新思路,并将从此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新愁旧患

        小鞋企处境艰难

        “从下半年开始,中小企业过得很艰难。”瓯海区鞋革协会秘书长何国梁说。

        他介绍,温州鞋业今年可谓“新愁旧患”缠身。受全球金融危机重挫,下半年外贸订单量大幅下降,此谓新愁;身陷俄罗斯“灰色清关”事件难以脱身,造成大约70亿元货值的鞋子被查扣,此谓旧患。欧盟、美国和俄罗斯是我市鞋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方向,而今这三大市场的贸易形势陡转直下,令温州鞋企措手不及。

        瓯海区鞋革协会一位人士介绍,因为市场不景气,不少鞋企不得不压缩产能,放慢生产节奏,该区行业中大概20%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这场危机,也让业内人士更加清楚地看到了长期隐藏在温州鞋业内部的痼疾。

        温州鞋业“家族”虽然庞大,但企业实力良莠不齐,小企业市场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就拿瓯海区制鞋企业来说,2000多家企业中有自己品牌和销售网络的却只有10余家。

        “如果没有自己品牌和网络的小企业能够抱团发展,形成一个大集团,统一拓展市场的话,小企业也能获得大市场,而且抗风险能力可以得到提高。但抱团发展也并非易事。”何国梁分析说。这场危机中,企业停产半停产,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制于资金链断裂的困局,企业被挤在“三角债”中间进退两难。再加上原来没有创建起良好的品牌和销售网络,国外单一区域市场一旦出现危机后,小企业想调头做国内市场也已经来不及了。

        未雨绸缪

        备足“棉袄”过冬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次也不例外。当小企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时候,我市鞋业规模企业显得平稳许多,备足过冬“棉袄”的他们,今年反而获得了更加稳步的发展。

        五年前,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一篇《鞋业冬天并不遥远》的文章,在业界引起不少的质疑。今年金融危机突然来临,应验了他当初的预言。因此,当此次金融海啸袭来时,温州及沿海地区的传统制造业普遍进入“寒冬”时节,而奥康所受影响却非常小,他们依然从容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奥康是如何未雨绸缪的?记者采访了奥康集团副总裁吴守忠。

        记者:奥康的御寒行动是何时开始的?

        吴守忠:应该说,正是基于对温州鞋业形势的正确判断,奥康早早就开始为御寒而行动,提前进行产业转移,在企业内部进行精益化管理,并加强营销网络建设。

    实际上,我们的步伐早在2003年1月已迈出。奥康与重庆市璧山县政府合作,投资10亿元,打造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公司提前进行产业转移,这样做不仅避免了恶性竞争,拓展了市场空间,而且还降低了工业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竞争优势。
        记者:我注意到,今年,你们还拿出了另一件御寒“棉袄”,即采用精益管理技术,在每一个细节中“抠”成本,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这样做收获大吗?

        吴守忠:是的,今年,奥康经过标准化生产和细节处理,生产一双鞋平均可节省成本1%左右,一年下来,奥康集团鞋类生产基地每年可节约的生产成本,有望超过1000万元。同时,推行精益生产还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我们的数据显示,集团2300名员工的平均工作效率提高了5%,生产周期也缩短了三分之一。

     

[1] [2] 
  • 相关阅读
    1.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都在说工厂 阿里1688产业带跟犀牛智造什么区别?
      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东部产业园2020年全国部分优秀经销商代表领袖故里韶山红色之…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