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股份经历一波三折,终成坏孩子中的好孩子
2008年,对于缝制设备行业内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中捷公司来说,可谓一波三折,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
4月16日,中捷股份出资3410万元,入主山西中辉贸易有限公司,占该公司注册资本的55%。受利好消息影响,中捷股票当日开盘涨停,强烈上扬。
可惜好局面仅仅维持了一天,4月17日,深交所公布中捷公司存在应披露的重大事项,开市停牌。4月22日,中捷股份发布“关于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违规占用资金导致中捷股份可能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中捷股票随之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
受“占资门”事件影响,各种不利因素接踵而来,受深交所和股民谴责,中捷股票一蹶不振。5月26日,中捷股份董事长蔡开坚、董事财务总监唐为斌等6名高管集体请辞,再一次在行业内掀起波澜。
中捷公司各级管理人员顶住了层层压力,维续了公司平稳健康发展,这得力于公司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上半年,在行业效益大幅下滑情况下,中捷公司国外销售仍保持了20%的增长,国内销售呈现缓慢下降。
5月28日,中捷股份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临时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选举李瑞元为公司董事长,聘任徐仁舜为公司总经理,会议还认命了其它人选。新班子的建立,无疑为困境中的中捷公司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重新组合后的班子成员,励精图治,对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整改,确保了交接期不出纰漏,平稳过渡,运转正常。
此时的中捷股票,基本保持了与大盘的同步跌涨,波动范围完全在预料之中。7月8日,公司董事长李瑞元、董事总经理徐仁舜、董事副总经理张志友和监事会主席金启祝发布公告,因公司股权激励所授予本人的上市股票,在六个月的锁定期(2008年2 月27 日至2008 年8 月27 日)到期后,自愿锁定至2009 年8 月27 日。这一决定,充分表明了公司高管立足长远,治理好公司的决心,同也提振了广大股民的信心。与此同时,公司正在积蓄力量,一场行业内重大资产重组即将展开。
7月25日,中捷公司接到当地政府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关于参与台州地区的缝制设备产业整合的邀请,与同为行业龙头的飞跃集团就产业整合和双方合作事宜进行了商讨,以共同做大做强中国的缝制设备产业,公司申请停牌。
8月28日,中捷公司披露,由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资产重组预案尚未完成。鉴于重组事项处于关键阶段,申请公司股票延长停牌两个交易日。
一石激起千层浪。重组引来了各方纷纷猜测,有学者认为这次重组很危险,很可能把中捷拖入尴尬境界。也有人对此持乐观态度,认为这是行业洗牌重组的良好开端。
9月1日,中捷股份发布公告,由于整合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至今各方未能对整合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公司未能在承诺期内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司股票将于2008年9月1日10时30分起复牌。公司承诺自复牌之日起3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受此消息影响,中捷股票短期内异常波动,随后趋于平稳。尽管重组未果,但这一事件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中捷雄厚的实力,起到了引领行业重组,整合资源的关键作用。
纵观2008年,中捷股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深陷“占资门”、高管集体辞职、重组飞跃未果。一系列事件令中捷变得愈加成熟,正如一位网友在博客中所言:“中捷股份开创了历史先河,为资本市场公司治理做出了贡献,中捷是坏孩子中的好孩子,至少比那些躲在背后还在违规的公司高尚。”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眼下,中国和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我们相信,经过风雨洗礼后的中捷股份,定会更加成熟自信,以其特有的霸气和靓丽的身姿迎接新机遇,面对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