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加强和提高中国服装产业的竞争力

      2008年上半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体遭遇寒流,服装产业首当其冲。

      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服装产业的竞争力问题,也挑战了学术界持有的“服装产业是我国最具竞争力产业之一”的论断。我们不得不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产业竞争力究竟如何?中国服装产业真的在制造环节占据了竞争优势吗?东亚新兴国的“OEM-ODM-OBM”升级道路迄今是否还可以作为我国服装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式?

      中国服装产业仍需加强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服装产业在服装产业链的制造环节上表现抢眼。

      从右边表中可以看到,中国服装产业在1994年以16.7%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第一,比排在第二位的意大利高出7.8%,此后中国服装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位居首位,到2006年甚至已经高出欧盟25国总和。从这一点上看,中国服装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认为我国服装产业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实力?

      时至今日,国际分工已经完成了从产业间水平分工到价值链分工的转变,服装产业也不例外。全球价值链中各企业力量的不对称,导致领导企业掌握战略控制权,拥有对全球价值链的协调和管理力量,整个价值链呈现出金字塔型的力量和治理结构,并且,这种力量的不对称性最终导致不同的环节获得的附加值相差甚远。

      在服装全球价值链中,设计和销售环节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因而附加值高,而制造环节则属于非战略环节,其附加值较低。据日本的一份资料显示,服装业的附加值构成为加工19%,批发15%,零售36%。

      以浙江一家制衣厂为例,该厂给日本服装品牌XIMA鄄GI(按日语音译)生产的一件含棉60%,涤纶35%的低档女上衣:按日方要求制衣厂在当地采购原料由本企业生产,该厂购料价格为19元,卖给日本批发商28元,批发商给一级代理的价格为55元,标签上标明的超市零售价格为1890日元(据交易时期的汇率100日元=6.42元),约121元,可以计算出各环节的附加值,生产环节9元(28-19),批发商27元(55-28),零售商为66元(121-55)。

      因此,评论一国服装产业是否占据竞争优势,实际上需要评估该国家服装产业是否在全球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具有优势。若想在服装产业取得竞争优势,关键是掌握服装全球价值链中战略环节的垄断优势。

     

[1] [2] 
  • 相关阅读
    1. 新品亮相丨让你无法错过的“缝制好帮手”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以技术链接未来,百联携重点产品亮相CHIC秋季展
      缝制设备行业一周热点回顾(9.21-9.27)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