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出口退税率上调对缓解行业出口困境作用有限
- 为进一步扶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支持产业优化升级,国务院日前决定,再次提高包括缝纫机在内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2008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44号)。根据该文规定,自2008年12月1日起,多功能家用缝纫机、工业用缝纫机的出口退税率由原先的11%上调为13%,普通家用机和缝纫机零件的出口退税率则由原先的9%上调为11%。评论: 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对缝制设备行业98家主要整机生产企业(全行业共计1000家公司)的统计,截至2008年5月底累计销售家用及工业用缝纫机306.97万台,同比下降27.40%。其中:家用缝纫机销售96.67万台,同比下降19.26%;工业用缝纫机销售203.55万台,同比下降30.98%。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5月份,全行业累计出口缝纫机424.14万台,累计出口家用缝纫机305.57万台,同比下降3.05%;累计出口工业用缝纫机115.79万台,同比增长5.46%。
我们认为此次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将缓解缝纫机设备制造行业出口困境,但是作用很微弱,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缝纫机设备制造行业萧条的现状。
1. 欧美经济预期陷入衰退,缝纫机市场需求下降。在家用缝纫机方面,由于全球需求的80%集中在美欧市场(其中,美国50%、欧洲30%),我国家用缝纫机出口也主要面向欧美市场,这种局面短期内还难以改变。但是次贷危机引发的美欧经济危机造成的劳动力市场不景气、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堪忧,严重威胁着消费支出。因此多功能家用缝纫机出口退税率上调虽然会提高产品的价格优势,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生产成本造成的压力,但家用缝纫机市场出口需求疲弱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观。工业用缝纫机方面,全球工业缝纫机年需求600-650万台,其中60%集中在中国,其他分布在巴尔干地区、拉美、中东、非洲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因美国次贷危机对新兴经济体国家冲击较大,我们预计工业用缝纫机出口需求短期内不会有所改观,但出口退税率上调会使国内企业成本压力有所减弱。
2. 我国缝纫机制造行业面临严峻的困境。一、成本持续走高。受08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攀升、贷款利率上调、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的影响,缝纫机设备制造行业生产成本维持高位运行。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中国工业缝纫机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部分产品属于中低端水平。据海关统计,08年前7个月中国工业缝纫机出口均价225美元/台,而同期进口均价则达2352美元/台,进出口价格差距悬殊。这表明中国工业缝纫机行业在产品结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三、银行信贷政策,中小企业无法取得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供给,地下钱庄高利贷却成为资金供给主要来源,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无法偿还高额利息、甚至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3.未来出路:我们认为缝纫机制造行业走出寒冬的很本出路在于:国家需要出台资金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生存空间;引导企业调整工业缝纫机产品结构,加大对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并通过并购或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4.风险提示:我们预计缝纫机设备行业低迷状态难以扭转,行业目前处于调整期,投资价值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