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债不如“防”债
快过年了,可台州一家缝纫机加工厂的老板王先生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赊出去的账款收不回来,原材料供货商催着要款,厂里的员工又都等着发工资回家过年。越近年关,压力越大,张先生觉得自己身心疲惫。
无独有偶,象山一家缝纫机零件厂正是倒闭在这样内外交困的债款连环套之下。老板娘张女士这样向记者介绍到:本来我们去年生意做做也还好的,但是外面38万欠款收不回来,今年贷款又贷不到,工人们工资又不能不付实在撑不下去了只好眼睁睁看着厂子倒了。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大多数企业都存在债务连环的现象。说到“讨债”,企业相关负责人更是一脸苦楚。据了解,由于许多企业由于不注意保留债权凭证及相关资料,部分债务已属于死账、烂账,可追回性极低,大部分企业更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能讨到一点是一点。除了一些缺乏经营经验的新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财务制度不明确的公司也同为讨债所累。相比之下,成熟的企业在这方面就精明多了,总会采取一些办法保住本。
基于缝制行业的特殊性,对企业运作来说,完全不欠债、不赊账,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企业要尽力避免应收款项的流失,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注意,认真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从源头上避免赊账成为死帐、烂账。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几点基本原则供企业参考。
一、 根据不同客户,制定不同财务政策。
客户的信用问题是欠款的主要原因。有些“职业骗子”压根就不准备付款,而经营不善的企业又无力付款,如果企业把他们当客户,就如同陷入泥潭一样难以自拔。对于那些合作关系比较长久的老客户,企业对其信用已是心中有数。所以公司在制定财务政策时可根据不同信用级别的企业制定不同的财务政策。简单来说,大致可将企业按信用度分为“高”、“中”“低”三大类,信用度高的收款期长于信用度低的企业。 而对于信用度比较差的客户,企业可以选择对其进行不赊销政策!
二、不对新客户赊销。
新客户的欠帐一旦发生,收帐难度要比老客户大得多。况且,对新客户的了解无论如何也不如老客户多,因此,不少企业规定,凡是新客户,一律不赊销,只有在与客户的业务交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有了充分了解,客户才能获得赊销的权利。千万不可心存侥幸,想当然地以为客户总会按期付款的。只有信用良好的企业才能赊销,绝对不能对不了解信用状况或信用较差的客户赊销。
三、不要随意放宽赊销政策,坚持信用评估。
在实际业务交往中,有时为了竞争需要,有时为了一笔势在必得的业务,甚至有时为了赌一时之气,某些企业会在付款条件上作出无原则的让步。笔者认为,没有什么让步比这更可怕的了。对于已经制定的财务政策,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不要养成客户延期付款的习惯。除非客户有特殊的理由,并作出付款的保证,否则,应坚决要求客户按时付款。且每年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针对当前信用度调整相应财务政策。中国人,莫让面子坏了制度!
四、注意细节,账单全额清算。
小小的一点过错都可能让客户抓住辫子,成为拒绝付款的理由,所以保证产品品质是企业长期的工作!应收款项一笔一笔的结清,不要留尾巴,应收款越积越多,如果每次都不是全额付款,只会导致应收款越积越多,造成收款难上加难!
俗话说:放债容易收账难,讨债不如“防债”,希望各位企业家都能妥善处理公司财务,和乐过个好年!
---------------------------------
吕尤简介:
作者吕尤,中国缝制设备网品牌运营执行官,工业品电子商务模式资深策划人,《缝制新青年专栏》特约撰稿人。先后服务多家上市公司,深谙品牌运作之道,擅长于低成本行销;著有《浅析浙东南品牌低成本战略》等文。
---------------------------------
《缝制新青年》 专栏:是我们中国缝制设备行业的专家发表见解,与同仁分享思想的新栏目、新阵地。 为了加速产业升级,树立更多、更大、更强的行业名族品牌,我们中国缝制设备网盛情邀请行业资深人士积极行动起来,集思广益,出谋划策,为我们缝制行业成为名族工业的一支瑰丽的奇葩,做出更大的贡献!
投稿方式:建议使用电子邮件投递
中国缝制设备网 吕尤收
email:yunyunlv@sewworld.com
msn : pppppp2705@sina.com <mailto:sewworld@hotmail.com>
QQ: 40563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