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韩企恶意撤离 留下怎样一笔烂账

        商务部等四部门关于“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将跨国追责”的文件印发已有三天时光。在这三天里,外媒们的反应倒真是“大不一样”:其中英美媒体仅仅是转发了中国媒体的相关文章,而大批韩国媒体则“不约而同”地声称中国政府“跨国追责”,此前频频“半夜逃逸”的韩企将是主要被“追”的对象。

        那么,这些个三更半夜跑得不见踪影的韩企都在中国留下了一笔什么样的烂账?

        央视在“外资恶意撤离”的专题报道中这样讲:仅青岛一地,5年间就有206家韩企非法逃离,其中2007年就有87家韩企半夜逃逸,而这批“洋跑跑”身后,是一大片被欠工资的工人、被欠贷款的银行、被欠货款的供应商。单欠薪这一项,5年算下来就达1.6亿元人民币。而这些大窟窿有没有填上呢?以发生在今年1月的最严重的一次逃逸案(同一投资方旗下的三家韩企集体逃逸)为例:工人的工资,政府出钱赶着给补上了,至于银行的贷款、供货商的货款该怎么办,直到现在还在想。

        即使是最严重的案例,处理了10个月也不过就达到个“垫付工资”的水平,可见这摊子有多复杂、骨头有多硬。虽说如今出了国字头文件,让跨国追责变得有理有据,但并不证明追出国门就能把钱要到手里。正如专家所言,现在咱们眼睁睁地拿半夜逃逸的韩企没办法,从根子上是因为国内没有强制清算的法律。外商跑了,公司的高管们找不着了,咱们却没法子直接进入查账程序,查一查他到底是资不抵债还是成心资产转移。说白了,在恶意撤资追责这事儿上,咱们还没有特有力的法律武器,讨账是相当不易,外商一跑政府就贴钱发工资安抚工人情绪,贴来贴去哪里贴得起?

        更重要的是,如您所知,招商引资一向是地方政府挂在嘴边的重要政绩。为了招到商引到资,地方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捡到篮子里都是菜”、门槛能低就低、监管能松就松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然而,招到商算“成绩”,“跑”了商算不算“败绩”?“半夜逃逸”的外企达到相当数量,当初的引进人和之后的监管人怎能脱得了干系?还是说只要自个儿任内报告好看,谁管它三年五载之后的事情?

        今年2月,韩国第一大报纸《朝鲜日报》登了这么个案例:三年前,一家韩国皮革企业进入中国山东某市,三年中,该公司不断增加当地银行贷款,不断拖欠工人工资,对房租、供应商和客户的负债也增加到最大限度。三年后的一个晚上,该公司30多名韩国籍高管甩下两亿元人民币的债务突然离去,结果给当地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如果说,三年时间里当地管理者竟无一人发现该公司行动有异,咱们不相信,但要说发现了,那又为什么没有拦在头里?如果说对恶意逃逸的外企,中国必须“追出去”,那是不是更应该“向内”把连带责任追到底?想要地方官员对招商引资的观念转变、不再上赶子提供“超国民待遇”,先要把外资的质量高低和官员的乌纱帽绑在一起。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