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缝纫机里的爱

        小时候,家里有一台“无敌”牌脚踏式缝纫机,我们姐弟三个常常在饭后坐在缝纫机旁,一边看着妈妈“咔嗒咔嗒”踩着它做活儿,一边静静地听妈妈给我们讲好听的故事。在机轮有节奏的转动声中,我们的童年充满了无尽的遐想,至今回忆起来仍清晰如昨。

        妈妈心灵手巧,做的一手好的针线活儿。为了养活我们三个孩子,贴补家用,她用业余时间接下了替工厂缝制大衣和手套的活儿。尽管在当时加工费少得可怜,加工一双手套才几厘钱,但是妈妈依然坚持干了几年。那几年,妈妈天天熬夜,辛苦自不必言了。姥姥和爸爸都心疼她的身体受不了,让她别接活儿了,可她总也不听。她说,挣点“活钱儿”,让孩子们花着方便。因此,当院子里叫卖“糖豆”、“棉花糖”等小吃时,妈妈就会拉开她的缝纫机抽屉,捏出几分钱来,递给满眼期待的我们。看着我们欢呼雀跃的身影,妈妈的眼里充满了慈爱和幸福。那时的我们,只知道炫耀着让小朋友羡慕的资本,却理解不了妈妈的辛苦和劳累。

        我上小学时,在功课做完之后,偶尔会给劳碌一天的妈妈揉揉胳膊、敲敲肩膀,那时,妈妈带着笑容的脸庞看上去特别漂亮……妈妈的巧手不仅贴补了家用,还一针一线地缝出了家的温暖。小时候的我们,穿的衣服都是妈妈亲手做的。妈妈用做衣服的软尺轻轻地往我们腰上、腿上或者肩膀背后一比量,心里就有数了,拿着圆饼一样的画笔在布上画上几笔,再用大大的剪刀剪几下,摆上缝纫机,“咔跑咔嗒”,很快就做成了一件衣服。我们家人春天的外套、夏天的裙子、秋天的罩衫、冬天的棉袄,都是妈妈踩着缝纫机做出来的,家里的那把剪刀早已磨得发亮,至今还放在妈妈的衣柜里。童年的记忆里,总有这样一幅画面:夜晚,昏黄的灯光下, 妈妈伏在缝纫机前,踩动踏板,双手拉动着布料,缝纫机的走针声在深夜里传得很远很远……

        姐姐和我参加工作后,家里的生活才有了好转,街上也有了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衣服在卖,缝纫机就很少派上用场了。渐渐地,妈妈上了年纪,眼睛也开始花了,缝纫机就被搁置在房间的角落里。过了很多年,妈妈都不舍得把它丢弃,逢年过节还总是一遍遍擦拭得干干净净。我想,大概是因为它陪伴了妈妈的整个青春岁月,倾注了妈妈太多的情感吧。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妈妈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换来了一个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

        时光流逝,在几次搬家之后,家里的缝纫机就送给了老家的亲戚。然而,儿时的记忆就像不停运转的放映机,在画面的交替更迭中,我们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如今,在闲暇时间,我仍喜欢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和她一起回味那些有缝纫机的日子,因为其中包含着妈妈深深的爱,以及孩子暖暖的幸福……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