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服装品牌之路必须从塑造价值开始
中国服装品牌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微薄,再这样做下去,生存的机会在哪里?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未来能够支撑一个品牌生存的理由只有一个––价值。你的价值有多少?你的价值消费者认不认同?
看到美国的Tommy Hilfiger,我们知道这个品牌代表着美国的精神文化;看到法国的LV,可以看到它对消费者的影响;看到JEEP车和Zippo打火机等等,能看到这些品牌曾经改变过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但在中国,知名品牌却难以在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上做出贡献。很多品牌多年做下来正在逐渐老化,营业额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逐步下降。当市场发生改变的时候,很多企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朝什么方向走。
有的企业问:“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的广告,就没什么效果呢?营业额为什么也上不去呢?”真正的原因在于,很多企业并不知道应该释放什么样的价值才能使自己的品牌增值,不知道怎样的价值才是消费者需要的。
品牌价值的现实生存状态
对消费者而言,产品本身只要能满足需要就可以了。但用什么样的价格来购买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消费者在购买时,最在意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很多企业谈到销量,一年生产几百万件,每年销掉多少万件。但如果问问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印象有多少,我们发现这些品牌在消费者脑海里如过眼云烟一样,或者像是天上的流星,消费者仅仅知道而已。
第二,企业追求更多的回报,但是现在的矛盾在哪里?人工成本在上涨,经营成本在上涨,但企业又不能无休止地调整零售价格。如果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品牌就没有生存价值了。利润空间越来越微薄,生存机会在哪里?未来能够支撑一个品牌生存的理由只有一个––价值。你的价值有多少?你的价值消费者认不认同?很多企业比较关注产品的价值,用了多少成本,加工费是多少,工厂有多少工人,工厂多么现代化。这些固定资产真的有价值吗?很多企业老板一赚到钱,就去圈地盖厂房。结果到今天,很多企业想靠出租厂房赚钱却租不出去,厂房空置率上升,另一方面还要还购地贷款和银行利息。
未来大家唯一能带走的,可以作为价值存在的,就是“品牌”。像美特斯邦威,虽没有多少固定资产,但上市之后我们就看到一个资产––终端的商铺。美特斯邦威专门成立一个公司,管理商业地产,几万平方米的终端合同签了
10年以上,另有几万平方米也签了5年以上。地产每年都在涨价,如果合同每年只涨
1%,而地产三年后增长10%,中间差价也是非常有利的。对美特斯邦威来说,只需要一个长期的地租再加上一个可以移动的资产––品牌。
被误读的品牌价值观念
决定品牌成败的因素有很多,重点在于如何创造品牌的虚拟价值。这种虚拟价值一定要能够释放出产品实际价值,才可以成功。很多品牌在做广告,都是在介绍自己的产品、工艺技能,这些都是实际价值。实际价值与虚拟价值最大的区别在于,虚拟价值可以让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但实际价值也不能放弃。一些企业聘请著名的广告公司,无限制地放大品牌的虚拟价值,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言人。事实上是失败的。如果品牌的实际价值与虚拟价值被过分夸大了,广告不会成功,也打动不了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