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企:贴牌如养猪,做品牌如养子!
生意社12月31日讯 对于今年转攻内销的出口企业来说,他们或许是幸运者。自创品牌、收购国际名牌、继续贴牌生产……部分出口企业通过种种方式快人一步于数年前就反攻国内市场。这个冬天来临之际,他们凭借着已经站稳的脚跟在内销杀出一条血路。
出口企业内销有优势
出口企业转攻内地市场其实有着某种先天优势。“欧美国家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为了保护国内就业,往往对进口产品设置各种各样的门槛标准。以前出口企业为了跨过这些门槛疲于奔命,但对于打入国内市场其实是有帮助的。”北江纺织有限公司总监秦刚告诉记者,该公司四年前进入国内市场时,感觉国内厂家对于出口企业的生产质量很有信心,也为他们当时争取到国内订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秦刚称,自己所在的公司主要生产布料,转战国内市场初期主要是给制衣厂供货,现在客户大多是品牌商。他认为,出口企业长期跟国际客户打交道,潮流触觉比较灵敏,所生产的产品款式紧跟国际潮流。“这也是品牌商非常看重的一个优势。”除了款式以外,出口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也令厂家十分满意。
获新业务至少半年
出口企业做内销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过程,需要人力物力的再投入,需要重新建立销售渠道。“而获得第一笔业务,最少需要半年的时间。发展至熟知国内消费者的喜好,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秦刚回忆过往,当年的艰辛似乎历历在目。
秦刚说,当时针对国内市场,公司重新设立一个销售团队,并花费不少资金进行产品推广。从决定做内销开始,秦刚就密锣紧鼓地参与国内一些展销会,“一次展会的参展费大概20~30万元”。
出口企业优势
国内出口企业多为国际品牌进行贴牌生产,贴牌其也为出口企业积累了不少国际先进经验;
提供贴牌服务使其有机会进入国际品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在合作过程中,OEM供应方可以在产品质量控制、经营效率控制等的管理上按照国际购买方的要求组织生产,以先进的组织控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积累了先进的经验。
像养儿子那样培养品牌
行内有句话这样说:贴牌如养猪,做品牌如养子。
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凌方才告诉记者,贴牌生产一单是一单,追求的是短期利益;自创品牌就像抚养子女一样是长期投入,心力物力花费不菲,事事忧心,最后还未必能成才。
10多年前,该公司自创品牌庄姿妮服装系列杀入国内市场,辛苦培育之下如今已经是盈亏平衡,假如光以生产成本与销售收入来计算,该品牌其实已进入盈利阶段。凌方才告诉记者,当年在外销过程中就发现品牌很重要,没有品牌外销很被动,而且利润也少。“刚开始时我们做品牌是为了内销,但机缘巧合之下反而是进入了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