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惠东县政府“供暖”助鞋企“过冬”

        “中国女鞋之都”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面冲击,处于“寒冬”之下的鞋业企业,经受着业务严重萎缩、资金链断裂、税收政策改变等一系列问题,压力还来自于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水电费用、厂房租金等等。

      不断地听到有关鞋厂老板亏本卖厂,歇业停产、老板跑路的消息,还有的鞋企老板改行种起了马铃薯、养起了金钱龟……惠东县大岭镇刚建立起来的大岭鞋材产业园,正赶上金融风暴,还没一单生意进门就“胎死腹中”了。街头林立的大大小小的鞋材门面和沿路鳞次栉比的小作坊,少了往日的人气沸腾,甚至连周边做工人生意的商店、餐饮小店、还有很多其它第三产业第四产业都变得萧条濒临倒闭。

      很多厂房和附近居住小区的出租屋,也因企业歇业、外来员工大量返乡,很多房子空了出来。

      大量靠着制鞋和鞋材作为洗脚上田之后的主要谋生手段的农民,如今也只能重新找寻出路。

      大岭镇经贸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镇上七百多家大大小小的鞋厂已关了一百多家,剩下的六百家中,就有一半处于关闭和停产边缘。

      在惠东鞋业最为发达的吉隆镇,也有近二百家鞋企歇业,近一百家鞋厂老板逃跑。

      金融风暴造成的多米诺效应,让这个原本生机勃勃的女鞋之都遁入“寒冬”。

      惠东佳发鞋业是一家以贴牌生产为主的中小型私营企业,主要生产男装皮鞋。该厂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加工成品阶段均自主在厂内完成,并同时拥有手工车间和生产流水线,在大岭镇算是规模较大的制鞋企业。

      “五层楼的厂房,现在只开了两条生产线,已经是很欣慰的局面。每个月租金就要两万元人民币,加上其他开支,每个月要十万元左右。而且现在鞋材都要现金买,如果收账太慢了,就算接到单,也没有办法运作,很尴尬。前几个月一直在亏本,现在基本是收支平衡、保本经营”,老板李永金告诉记者。

      但面临这个困境,李永金并没有失去信心,今年,他打算申请银行贷款增资扩产,争取渡过这个难关。李永金告诉记者,政府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和信心,鼓励他们扩大规模,创新品牌。去年十一月份惠东县在广州开展的"鞋文化节",还为本地鞋企及国外客户提供了见面的平台。现在我们积极去联系外国客户,给自己创造生机。

      据了解,每两年举办一届的鞋文化节,是惠东县政府扶持本地鞋企的重要举措。去年该县政府部门投入三百三十八万扶持补贴鞋企参展,鼓励企业走出去。一百多家参展企业期间拿下了四百七十一宗签约项目,合同订购各式鞋子近一千七百万双,总金额三点四亿多元人民币。

      去年初,惠东县政府还专门出台了重点扶持一百家制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由政府连续五年每年拨款五百万人民币扶持一百家重点鞋企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创立,重点帮助解决好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此外,当地政府一次性投入了五百万作为担保公司的风险金,以扶持鞋企扩大融资担保渠道。并鼓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帮助企业避免资金链断裂。制鞋业是惠东的立县产业,占据着惠东经济的半壁江山。两个五百万,充分表明了当地政府对鞋业发展的态度。政府不断的利好政策和帮扶措施犹如冬日暖阳,给处于金融危机“寒冬”中的鞋企们,带来了希望。

      近日,惠东县又出台了下调生育保险费率、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减半收取使用流动人口调配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堤围防护费、给予税负优惠和缴税期限延期、缓交社会保险费、减免房产、城镇土地使用相关税收等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扶企业渡过难关。据了解,为完善惠东鞋业产业链,政府部门在县城附近规划建设了四千亩"中国女鞋生产基地"示范园区,将充分发挥园区的集群效应,进行结构调整,提升惠东鞋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知名度。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