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经济危机,你准备好了吗?大萧条时代

      [美]狄克逊·韦克特著

      新世界出版社


      家庭主妇不得不放弃家务

      1929年10月中旬,美国前总统胡佛向无限乐观的美国人民宣布:征服贫穷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言犹在耳,10月28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黑色星期一”,当天,股指暴跌13%。接着第二天,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迅即拉开,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暴跌22%……美国乃至全球历史上最恐怖的一次大危机就此拉开序幕,乐观的人们迎来了长达十年的大萧条时代。

      这次最严重、最漫长的大萧条,对日常生活的冲击无处不在。

      普通妇女烧茶做饭、缝补浆洗、操持家务的世界,比普通男人的世界受到的损害要小,也就是说,只要有米可炊,有衣可补,头顶上有片屋顶可以遮风避雨,她们的日子就一如平常。然而,在1930年,五个女人当中有一个女人——总数将近1100万——在家庭之外工作。自1890年以来,她们的人数增长了6倍。这样的女人容易受到就业危机的直接伤害,尽管刚开始她们的处境往往相对要好一些,因为她们的工资较低,而且通常也更听话,从而受到雇主的青睐。

      随着大萧条的继续,以及劳动力过剩,导致工作时间和工作报酬对所有人来说都严重不足,女性的这种优势也就稳步缩小。那些在失业的回潮中失去立足之地的女人发现,再找工作已经很难了,为了战胜“容颜渐老、韶华不再”的障碍,一场女性主义运动打出了“永远28岁”的欢快口号,强烈要求女性雇主们雇佣女同胞当中更老的成员,以平衡男性雇主对年轻、美丽的偏爱。

      在家里,艰难时期导致很多城市女性迅速放弃了家务。在小镇和乡村地区,逆境的袭击有时候使得女人不得不重新捡起早已忘得差不多的古老手艺,从而给已经忙碌不堪的妻子们增加了额外的负担。这些手艺多半是老祖母教的,很多家庭开始制肥皂、烘干水果、腌制泡菜、烤面包、做蜜饯、在熏制室加工食品并储藏在地窖里、用药草制药、染色和制衣。1931年,玻璃缸的销售超过了此前11年中的任何一年,而对罐装食品的需求却逐渐减少。

      收入的锐减,使得贫困家庭无缘于那些令人愉快的事物,比如报纸、杂志、电影,常常还有像卫生纸、咖啡、茶和糖之类的日用品。妻子们常常接一些诸如洗熨缝纫之类的活,烤蛋糕和馅饼拿到集市去卖,或者为搭伙人、旅行者提供膳宿,以此贴补家用,而代价却是牺牲自己的精力。

      电烤箱、搅蛋器、烤架、烘饼烤模、咖啡渗滤壶、洗衣机、电炉——连同家具和缝纫机的销售,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突然间放缓了。另一方面,电冰箱以它新的功效和方便迎合了依然没有满足的市场,继续红红火火地卖着。炼乳、人造纤维和收音机是另外一些公众拒绝放弃的商品。汽油和汽车配件的销售也在坚持,但新车的购买量却像自由落体一样垂直下降,开去年流行的车型不再是一件丢脸的事。曼哈顿的出租车司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收入从每天7美元下降到了2到3美元。

      纽约市更能说明问题的缩减指标是:1930年~1931年间减少了大约4万部电话,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增长了4倍。1917年~1918年间因战争紧张而导致销量激增的香烟,被证明对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过敏症也同样是一种安慰,其产量从1930年的1230亿支,增长到了1936年的1580亿支。一个典型中等城镇为妇女服务的餐馆,如今也放上了烟灰缸。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