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08年服装行业二十大热点新闻

      1.新劳动合同法实施  服装业告别用工低成本

      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实施,新法针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合同解除与终止等问题进行详细规定,明确合同内容、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件,规定企业不与员工签合同将赔付双倍工资,劳务派遣工应与其他员工同工同酬等。新《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领域近十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立法,在注重保障劳动者各方面利益的同时,企业用工成本也随之增加。新《劳动合同法》正式生效后,部分服装企业特别是用工方面不规范的中小企业,直面因成本上涨带来的生存困境。中国服装行业长期以来依靠低劳动力成本的生存模式受到严峻挑战。新《劳动合同法》衍生的高成本时代,促使服装企业逐步走上转型之路,即从以低劳动成本为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

      2.人民币升值加速  出口服企遭遇空前压力

      2008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加快,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升值“破七进六”。2008年上半年累计升值达6.1%,接近2007年全年 6.9%的升值幅度。人民币升值使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弱化,产品竞争力降低,特别是处于产业链末端的服装出口企业受到重大冲击。统计数据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服装行业全面受损程度为行业利润下降6.18%,出口企业压力明显加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大批出口型纺织服装企业的生存困境,沿海地区频现中小型纺服企业“倒闭潮”。

      3.受金融危机影响 服装出口量首现负增长

      由于受到市场需求低迷、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内外部因素的制约,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速下滑,一改自2005年以来的两位数增长态势。1—2月份出口数量首次出现了-1.78%的负增长,导致2008年前两月纺织服装出口金额增幅也降至8.19%的低水平,较2007年全年增速回落了10.58%。在出口旺季的6月份,纺织服装出口遭遇了猛烈的“寒流”:当月进出口额、贸易顺差额全部下降。1998年以来的十年间,这种情况在6月份出现还是首次。而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691.09亿美元,同比增长8%,增幅呈现加速放缓迹象。鉴于此,出口服企纷纷谋划转战国内市场,以期化解由此带来的生存危机。

      4.中国服企踊跃捐助四川地震灾区

      5•12汶川大地震震惊全球,给所有的中国同胞带来了巨大的伤痛。面对灾难,整个服装行业积极行动起来。中国服装协会立刻召开紧急工作会议,制定出“中国服装协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也在内部开始为灾区捐款,并紧急联络部分设计师为灾区援助衣物……面对天灾,服装企业捐助行为表现得异常活跃:鄂尔多斯捐赠1000万元现金,雅戈尔捐赠100万元现金、600万元物资,杉杉股份捐赠200万元现金、600万元服装,美特斯邦威捐赠200万元现金、400万元衣物……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做出的快速反应,让中国服装行业充分意识到,在中国,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行业团体正在形成。社会责任是企业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成为中国服装企业的“软实力”。

      5.中国服装设计师主裁奥运会颁奖礼服

      7月17日,北京奥组委在北京时尚设计广场A座中央大厅,举办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颁奖礼仪服饰及主要颁奖元素发布会”。会上展示了北京奥运会颁奖专业志愿者将在颁奖仪式上穿着的礼服和礼仪用鞋,并同时发布了颁奖台、颁奖花束、运动员获奖证书等主要颁奖元素。奥运会颁奖礼仪服装共有十六款,其中男装一款作为升旗手制服,女装十五款分为“青花瓷”、宝蓝、国槐绿、玉脂白、粉红色共五个系列,每一系列分别按照嘉宾引导员、运动员引导员和托盘员的不同职能设计了三个不同款式。出现在奥运会302场和残奥会472场颁奖仪式上的这五个系列的礼服分别出自国内知名时装设计师郭培、武学凯、尤珈、张俊起等之手。设计师付奎、王悦、鲁闽、吕经纬、贺阳、沈雷、张义超、吴妍妍、姬静、马凯、孙迎等积极参与了由北京奥组委主办、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协办的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装设计征集活动,并获奖励。

      6.节能环保提上纺织服装行业日程

      2008年,由于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能耗也随之加大,污水排放随之增多,与资源限制、环境约束形成矛盾,纺织服装行业节水、节能、降耗、减排等问题日益严峻。3月17日,发改委发布了《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对节能降耗工作的监管力度加大。11月28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三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绿章北京 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日本九州电力株式会社三方共同签署了“关于面向中国纺织行业全面开展节能潜力诊断”协议,这促进了中国纺织行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环保责任有机结合。各地纺织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识增强,从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设备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等措施,节约资源与能源。

      7.出口退税上调  服装重燃产业希望

      7月31日,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上书国务院要求提高出口退税近4个月后,为遏止纺织服装出口下滑局势的恶化,我国将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从11%上调至13%,10月21日继而再次上调至14%。受此影响,众多纺企信心倍增,又重新看到了希望。事实上,自2007年政府调低出口退税率后,不少仅依靠出口退税获得微薄利润的出口型中小服企陷入了生存的僵局。行业景气度下降,出口持续回落,行业亏损面积进一步加大。不过,有业内人士坚持认为,出口退税上调只是弥补了企业的一部分亏损,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让受累甚深的中国纺织业立即重现往日风采。

      8.恒源祥、李宁等服企深度参与奥运经济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在北京正式开幕,这场全世界人们共享的体育盛事,也吸引着中国服装企业的目光,他们围绕这场赛事为走出国门树立世界品牌形象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公关”。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恒源祥成为奥运开幕式礼服赞助商、以及李宁本人在奥运开幕式上腾空“点火”的事件,使各自的品牌知名度直线上升。当奥运会确定在2008年的北京举办时,我们能肯定的是会有中国企业因此受益,而不能确定的是谁会成为最令人羡慕的幸运儿。而无疑,恒源祥、李宁等服装企业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向世人展示了民族服装企业的风采。

      9.《尾货市场行业标准》出台

      由国家标准委和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管理和指导,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北京天兰天尾货服装批发市场起草的《尾货市场经营管理技术规范行业标准》(标准编号SB/T10505-2008)于2008年12月17日正式出台,并将于明年7月1日在全国市场实施。

      从2007年第一家尾货市场诞生后,尾货模式成为诱人的招牌,在市场繁荣的局势下,也出现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权威机构意识到,既然叫尾货市场,就应该不同于一般服装市场、百货商场,它应该有相应的规范与标准。

      经过两年的研究,先后举办了5次研讨会,《技术规范》最终确定了尾货的概念,对尾货市场的经营环境、设备设施、经营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规范我国尾货市场的发展,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促进商品规范有序的流动,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0.波司登男装英国开店开创中国服装品牌登陆欧洲市场先河

      9月23日,波司登与英国百年连锁销售品牌格林伍兹GREENWOODS 强强联合,实施在英国开设百家波司登男装专卖店计划,以自主品牌率先进军欧洲市场,为更多的中国服装品牌抢占国际市场高地树立了典范。近几年来,波司登男装加快国际化步伐,并与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合作,在上海、广州等地成立设计工作室,应用国际前沿的设计理念,将中华经典民族风格与欧洲时尚进行结合,提升产品档次和竞争力。此次两家波司登男装专卖店在英国开业,开创了中国自主男装品牌专卖店登陆欧洲市场的先河。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