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08,一位服装专业媒体女记者的三次感动

      书写这篇文章的时候,2008已经结束。这是全中国人民曾经多么期待的一年,而它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波澜。这是不平凡的一年,为了百年奥运与千年古国的相逢,中国人民付出了多年的努力,这样的努力不仅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的华人范围内传递。

      而就在这一年,老天却跟世界瞩目的这块土地开了个玩笑。年初的雪灾,与5.12的地震,给中国这片土地沉重一击,可是天寒地冻,阻断了回家的路,割不断思乡的情;地动山摇,毁坏了巴山蜀水中家园,却让巴蜀儿女在重建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强。

      温总理题写的四个字——“多难兴邦”,成为全中国的力量。经历了无数次的波动,有心酸、有喜悦、有怜悯、有激情、有痛苦、有感动。最多的是感动,在国家经历着一次又一次考验的时候,大家的被一个又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触动,这些触动在我看来,统称感动,这是一种可以让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动容的力量。

      作为行业媒体的记者,我的同事们始终与事件同在,与行业同在,将国家经历的这些事件中,行业内各级领导、协会、企业的反应及时通报,弘扬正气,发出了服装行业与人民同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最强音。

      2008年1月,全国人民、各行各业在满心欢喜地等待奥运年的到来时,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却将人们打了个措手不及。在中国南方,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受到了威胁。似乎在一夜之间,各种媒体关于雪灾的报道频繁播发,各种形式的抗灾行动也迅速地展开了。

      2月1日,我报发出的声音是《纺织行业齐心协力积极应对雪灾》,将纺织服装行业的主管机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2月4日发起的赈灾倡议,号召全行业积极抗击雪灾的消息迅速传递开来。

      随后一组组数据接踵而来,纺织服装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将棉衣、棉被送往灾区。有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企业文化理念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一定要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这是纺织服装行业从业者在面对灾难时对国家的承诺,这个词,在这一刻,让我感动。雪灾过后,正当经历过磨砺的国家和人民没有被困难击垮,他们开始积极恢复生产,积极迎接奥运的到来。可是一场更大的磨难却在这是毫无征兆地到来。

      2008年5月12日的那个下午,在中国四川的那次地动山摇,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中国数以万计的民众,在那次地震灾害中罹难,而更多的人失去了亲人、家园……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口号声中,在“多难兴邦”的感召下,在全国哀悼之后,纺织服装行业的千百万从业者应声而起。5月23日的《万众一心  共克时艰》记录了在灾后4天内全国数十家纺织服装企业集团的捐赠,其中不乏千万之巨额。要知道,在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领域,千万的积累谈何容易?

      5月30,《我们点燃生命的希望》记录了灾难发生后,在灾区急需帐篷的情况下,纺织服装企业毅然放弃生产线上即将出货的产品,积极投入帐篷的缝制之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入生产,此时连夜运转的生产线,就是灾区人民的生命线。

      6月6日,《灾区服企积极自救复产》表明了灾区企业迎难而上、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灾区企业没有等靠思想,积极开展自救。他们自强、乐观、奋进的精神感染了行业内的每一个从业者。《关键时刻 我们怎能缺席》更是将全国纺织服装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贡献一己之力,救国民于患难之时的有力声音传递得更加响亮。这是我们的态度,我们的声音。

      “万众一心,共克时艰。中国服装行业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捐助赈灾。”这是我的同事们为我们的这组报道提炼的核心内容,虽然灾难已经过去,但是每每看到这样的语句,我都会被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我们行业内从业者的勇气和责任感而感动。此时,作为行业媒体的从业者,我为我们服务的这个行业而感动。接连的打击并没有影响国人迎接奥运的喜悦心情,在奥运到来前夕,中国已经调整好状态,以积极、热情开门迎客。

      而在奥运筹备的各个环节,纺织服装行业的从业者们,同样付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智慧,特别是在设计领域。北京服装学院的设计团队为奥运领奖服、火炬手服装提交的方案经过多方考量最终入选。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也一直为奥运颁奖礼仪服装的设计组织工作忙碌。李宁公司为中国体育健儿设计了独特的“LUCKY LINE”。著名设计师甚至放弃了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做秀的计划,全身心投入奥运颁奖礼服的设计之中。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秘书长朱少芳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颁奖礼服的设计体现了中国设计的合力。”其实,不仅是颁奖礼服,每一套服装闪耀着中国设计力量的光芒。

      当奥运真正到来的时候,当国歌一次次奏响的时候,我们被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一次次感动。而作为行业媒体的记者,每次看到引导员身着得体而有中国特色的颁奖礼服入场,我都会被中国设计力量的崛起而感动。这些得体而有特色的作品已经随着电视转播传遍世界,中国元素此时正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世界的流行。

      在制作8月8日的奥运专刊的时候,特别是《奥运舞台融会中国设计力量》时候,在每篇文章中我都能体会到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取舍的艰辛,而其中又渗透着他们能够参与奥运的喜悦。

      奥运,汇聚了中国的合力。

      临近年末,世界性的金融风暴为这个不平凡的2008又增添了确凿的一笔,纺织服装行业首当其冲。但是我相信,在这一年承担了这么多社会责任的纺织服装企业们,一定会在“危”中寻“机”,找到适合自己的“避风港”。在年末的这个冬日,作为行业媒体的从业者我能做到的,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就是多消费一件漂亮的国产品牌大衣。

      盘点2008,起伏一年,带给我们一次次感动,有的因悲而起,有的由喜而生,它注定因此会给我们留下很多回忆。时间不会因波澜而放慢脚步,2009即将如约而至,我希望2009的春天就是纺织服装行业的春天。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