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浴火重生

      摘要:2008年中国纺织业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江浙纺织企业纷纷减产裁员,往年年增长38%的好时光将一去不返。 
     
      2008年中国纺织业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江浙纺织企业纷纷减产裁员,往年年增长38%的好时光将一去不返。

      阴雨连绵

      2007年,中国纺织行业如日中天,行业利润增速高达37.79%,好日子似乎没有尽头,江浙的纺织企业主们纷纷扩建产能,浙江余姚的小纺织老板萧羽也不例外。

      为了扩建厂房,萧羽需要投资1900万元,其中500万元,他希望得到银行的支持,但2007年初对他笑脸相迎的银行,年尾却变了脸。

      2007年,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央行连续6次加息,要求商业银行严控贷款投放,大幅减少信贷投放额度。

      萧羽的500万元贷款,正好撞上了“枪口”。曾答应给他贷款的银行告诉萧羽,总行的信贷政策有变,对纺织这样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不再支持。

      此时,沿海发达地区正处在鼓励产业升级的热潮之中,萧羽和他周围的几个纺织业老板都有严重的失落感——国家要抛弃我们了。“升级不错,但我们国家从电器到IT,再到汽车,到底有几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下子抛弃劳动密集型的纺织行业,谁来解决那么多人的就业?”这是萧羽和他的企业主朋友们经常抱怨的话题。

      但在2008年年初,不管如何抱怨,即便萧羽拿厂房抵押,银行也不愿放贷给萧羽。

      没有办法,2008年1月,萧羽只好提前把仓库的存货卖掉,换到400万元的流动资金。

      这笔钱并不足以改变萧羽的窘境,他只能减产。与此同时,2008年开始,人民币加速升值,也让萧羽面临更艰难的局面。

      2008年三四月间,萧羽先后接到两个大单。但报价时,因为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他对一个德国老客户的报价从2007年每米0.34美元升到0.5美元,谈了多次,客户无法接受如此大的涨幅,最后只能放弃。

      另一个法国客户,同样由于价格原因无法成交。

      萧羽也没有办法。2008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暴涨至每桶约150美元,化纤原料的价格也不断走高,化纤原料PTA(精对苯二甲酸)的期货价格,从年初的7000元/吨上涨到10000元/吨,让下游纺织企业难以承受。

      不仅仅是原料涨价,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行,也让萧羽感到难以应对。春节后,萧羽的工厂出现了工人擅自离岗的现象。

      有一个工人干了不到一个月就要离职,找萧羽结算工资时,萧羽没有答应——这与萧羽定下的规矩产生了冲突——由于近几年招工困难,加上纺织厂工人从生手到熟手需要三个月的培训期,萧羽要求工人在辞职前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工厂,如果擅离岗位,工厂有权不发工资。

      但这个工人并不认同这个规定。他找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一起闯进萧羽的办公室,要求他结清工资。无奈之下,萧羽选择报警。警察登记了工人身份证后,要求他不能扰乱工厂秩序,有问题找劳动部门。

      劳动部门责令萧羽必须结清工资。这令萧羽无法接受,但也只能执行。如是者三,使得萧羽非常苦恼。“国家要抛弃我们了。”萧羽再次说到了当时的感受。

      流动资金不足,原料价格飙升,外单不断减少,工人工资上涨,萧羽没有办法,只有不断减产裁员。从2008年初到5月份,萧羽忍痛将产量缩减了三分之二,工人减少了一半多。

      转向国内

      棉纺业的日子比化纤稍好些。2008年上半年国内棉花价格总体稳定,据中国棉纺织网相关数据,1-8月每吨棉花价格仅上下浮动200元左右。

      但是,五一之后,中国棉纺信息网总编吴永萍发现,棉纺企业的日子也开始难过了,产销率和开机率明显下滑,部分中小企业开始被迫停产,棉纺企业的投资甚至开始负增长。

      下游企业的不景气也传导到上游。从2008年5月开始,以飞跃集团为代表,浙江台州缝纫机行业出现全行业萧条——人们发现,国内外纺织业因为需求萎缩,投资也都开始萎缩了。

[1] [2] 
  • 相关阅读
    1. 新品亮相丨让你无法错过的“缝制好帮手”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以技术链接未来,百联携重点产品亮相CHIC秋季展
      缝制设备行业一周热点回顾(9.21-9.27)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